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上半身外傾或內傾
基本的騎乘姿勢是上半身與車身以相同角度同傾,也就是身體和摩托車朝向同樣的角度傾斜,此時頭部的位置會在車頭的延伸直線上。
其實,正確的騎乘姿勢無關上半身內傾或外傾,而是介於兩者之間、上半身與車身同傾其實才是最自然的騎乘姿勢。一般認為如果騎士的內耳半規管正好在車頭傾斜的延伸直線上的話,對於保持平衡將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
不過,當騎乘越野摩托車款進行小幅度轉向時,如果上半身不向外側傾斜,輪胎就無法順利地滑動轉向,進而無法改變行進方向;而最近賽車界的主流轉向姿勢則是手肘幾乎要摩擦地面的上半身內傾。
此外,在日本重型機車隊交通警察的安全騎乘競賽中,也能看到幾乎和賽車選手相同的轉向姿勢,也就是上半身內傾。其中值得留意的是,不論是上半身外傾還是上半身內傾的轉向姿勢,頭部都不會是保持不動的正中間位置。
這也就表示拘泥於上半身與車身同傾的基本概念沒有什麼意義,反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轉向時執著於上半身外傾還是上半身內傾的話,就變成了一種根深柢固的錯誤觀念。
筆者不只一次在專欄中提到,轉向時的身體動作跟其他運動一樣,是由3個步驟組成。以高爾夫球為例,分別是起桿(也稱後揮桿back swing),到下揮桿(down swing)、擊球 (impact)後的送桿(follow through)等3個步驟;同樣的,不管是轉向時的上半身外傾還是上半身內傾的步驟也都相同。
起桿就相當於轉向時的準備動作,在這個階段一邊把上半身往內側移,但是把骨盤留在外側,而下揮桿則是大幅度地傾斜車身,然後一口氣地把骨盤往內側挪動。
在傾斜車身時的二次移動就相當於送桿的動作,大幅度地傾斜上半身往車身內側壓。
接地點應該在負重線上
不過在轉向時的上半身外傾,很多人都弄錯重點,不,更正確地說應該是漏掉了一個步驟,那就是把上半身停留在外側。正確來說,雖然看起來是上半身外傾,但是其實需要持續的挪動身體重心。
實際上,轉向時該選擇上半身外傾或是內傾,應該是取決於轉向時的時機,而不是在進入彎道前就先決定騎乘姿勢。
例如,騎乘容易滑胎的越野車款時,在挪動身體重心前讓車身傾倒後再改變舵角就十分重要,因為這個時候騎士的身體重心大部分都留在外側,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上半身外傾;但是在迴轉等小幅度轉向時,則是要先改變舵角形成上半身外傾。
然而,即使是在抓地力好的情況下,在車身傾斜時的骨盤移動量,還有之後上半身的移動幅度都會變大。此外,競賽騎乘時的腰部通常也會先向內側移動。
但是不論是哪一種狀況下,保持中線的騎乘感都是不變的。上半身外傾時所產生的重力加速度作用力不會太大,所以即使上半身向外傾,也還是能夠直接感受到輪胎接地點的負重;而即使是重力加速度作用力較大的上半身內傾,在負重上也還是必須施加在接地點上。
也因此,不管轉向時看到什麼樣的騎乘姿勢,上半身與車身同傾都必須保持平衡,所以身體重心需要持續移動,這也可以說是一種上半身內傾的感覺。所以只要能夠維持中線的騎乘感的話,其實不太需要刻意思考轉向時頭部的位置。
例如當單腳站立時,頭部如果保持在負重線的話就能保持穩定,反之,如果頭部沒有維持在負重線上,就會搖搖晃晃的不穩定。同樣地,轉向時的重點就在於,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作用力的負重線只要從頭部延伸到接地點即可。
接著再附加說明1980年代主流的傾斜車身姿勢,也就是轉向時腰部重心雖然落在內側,但是帶有上半身向外傾的轉向姿勢。這個姿勢在筆者作為賽車選手的時代是相當熟悉的騎乘姿勢,不過如果考慮到現代摩托車性能的進化的話,這個姿勢就屬於過渡性的轉向姿勢了。
因為當輪胎的寬度變寬,轉向傾斜車身時就需要更大的重心挪動量,所以即使腰部的重心大幅度移動,轉向性也不會因此提高。所以從現在賽車選手的騎乘姿勢來看,反而又重新回到了基本姿勢。
以“騎乘姿勢”來說,討論外傾、同傾、內傾等騎乘技術是件毫無意義的事,因為與其思考外傾、同傾、內傾,更必須考慮的是實際騎乘時的轉向節奏。
「Webike名家專欄」和歌山利宏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