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經典,在跑車熱潮當中別樹一幟的YAMAHA SDR

在日本,社會現象或流行趨勢如同潮水般湧現又消退,仿賽車風潮亦是如此。然而,Yamaha 並未盲目追逐浪潮,而是憑藉自身精湛的技術和獨特的設計理念,打造出超越時代的經典之作——SDR。儘管歷經三十餘載,SDR 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在車壇佔有一席之地。

80年代的日本仿賽熱潮與SDR的獨特魅力

1980年代的日本摩托車市場,充斥著追求速度與激情的熱血青年。1985年Yamaha TZR250(1KT)橫空出世,隨後1986年Honda NSR250R(MC16)也加入戰局,兩款二衝程仿賽車宛如賽道猛獸降臨街道,點燃了市場的狂熱。青少年們即使時薪不到1000日元,也願意砸下近60萬日元,只為一親這些速度機器的風采。全罩式賽車外觀、頂級性能,加上泡沫經濟的推波助瀾,各大廠商紛紛推出高性能仿賽車型,開啟了屬於仿賽的黃金時代。

然而,就在1987年二衝程仿賽車如日中天之際,Yamaha 推出了一款風格獨特的全新作品——SDR。搭載195cc二衝程單缸引擎,搭配搶眼的鍍鉻桁架車架和搖臂,SDR以簡潔的Cafe Racer風格在一片仿賽浪潮中特立獨行。儘管其設計理念可視為SRX系列的延伸,但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桁架車架賦予了SDR獨一無二的設計感,使其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之作。

SDR 的車身雖細長,如同 50cc 摩托車,但鍍鉻桁架框架彰顯其存在感。

從後視角度看 SDR 的纖細更為凸顯。除了手把,其他部件幾乎都被容納在油箱的寬度之內。

SDR 裝配的 195cc 二衝程單缸引擎基於 DT200R 系列開發。1985年型的最大馬力為 32PS。

配備四衝程單缸引擎的 SRX 系列提倡優雅運動。SRX600 的 608cc 排氣量符合 TT-F1 的 600〜750cc 四衝程引擎規格。

 

SDR 搭載的二衝程引擎融入了當時最新的技術

以 Yamaha DT200R 為基礎,SDR 的引擎搭載了源自 YZR 賽車的曲軸箱簧片閥技術,賦予其極為靈敏的油門反應。這款動力強勁的引擎,最大馬力可達 34PS / 9000rpm,峰值扭力則為 2.8kg-m / 800rpm,性能直逼初代 RZ250。

不僅如此,SDR 還搭載了一系列 Yamaha 引以為傲的賽車科技:

  • Y.P.V.S. (Yamaha Power Valve System) 排氣閥門系統: 確保引擎在各轉速域都能爆發出強勁扭力,帶來暢快淋漓的駕駛體驗。
  • Y.E.I.S. (Yamaha Energy Induction System) 進氣系統: 通過在進氣歧管中設置特殊腔體,優化混合氣流動,提升燃燒效率。
  • 賽車級平板閘門式化油器: 精準控制燃油供給,進一步提升引擎加速性能。
  • 多段式膨脹室全段排氣管: 有效提升排氣效率,在不同轉數下都能提供充足動力。

SDR 的引擎特色在於採用曲軸箱簧片閥提高燃燒效率,螺旋形排氣管在設計上也是一大亮點。

Yamaha 自豪的 Y.P.V.S. 透過馬達控制閥門。SDR 配備了與 Y.P.V.S. 連動的自動機油泵,可根據油門開度和引擎轉速調整機油量。

SDR 擁有典型的二衝程引擎的強勁動力和輕盈的運動性能,可以與仿賽車一較高下。

一名身高170cm的騎士騎上時會是這樣的姿態。儘管姿態偏前傾,但腳蹬位置也不至於過於緊湊。

車身纖細也帶來了良好的雙腳著地性,從後方看騎士騎乘時,可以清晰看到車體的窄幅。

SDR美麗的鋼管車架設計,打造輕巧而堅固的車體

SDR 採用的鋼管車架,雖然現在看來已經相當常見,但在當時,使用鋼管車架的多為 Ducati 等高級車款。當時日本車主流是鋁製車架,而製造效率較低、焊接點多的鋼管車架並不受青睞。然而Ducati 916系列的超級跑車以及 Ducati 和 KTM 的 MotoGP 車型後來證明,這種鋼管車架剛性絲毫不遜色於鋁或碳纖維車架。

SDR 的外觀最大特點是採用 TC(Triplex Composite=鎳、錫、鈷三元素)進行鍍鉻處理的車架。這種車架創造了極其輕量的車體,車重僅105公斤,其馬力重量比完全超越了初代的 RZ250,後者車重為139公斤。另一個車架特色是將鋁製空濾盒作為車架結構的一部分,這不僅增加了車體的剛性,也有助於輕量化。

 

桁架框架是設計與性能高度融合的核心。整車設計洋溢著無可比擬的機能美。

象徵 Ducati 的鋼管車架。雖然首代 Monster 是在1993年推出的,但鋼管車架是在1985年推出的750F1中首次商業化使用

 

SDR 座椅下方的空濾盒是鋁製的,作為車架的一部分。從空濾盒往後是以螺栓固定的獨立部件。

 

SDR精緻且奢華的底盤部分

SDR的奢華配置展現出其不惜工本的打造理念,使用了與車架同樣採用鍍鉻處理的鋼管後搖臂,不僅外觀吸睛,更具備高強度性能。

Yamaha 引以為傲的多連桿後避震,則賦予其卓越的操控表現。前後輪皆採用 17 英寸鋁合金輪框,搭配前 267 毫米、後 210 毫米的碟煞系統,提供強勁制動力。輪胎規格為前 90/80、後 110/80,這種賽車風格的窄版輪胎,正是 SDR 靈活輕快的關鍵所在。

 

擺臂也採用桁架結構,鋁製鏈條護板等亦是成本相當高的製作。

17吋的鋁合金輪框,剎車系統包括267毫米直徑的前碟盤與對向雙活塞卡鉗。

後輪胎規格為110/80-17,對於當時而言屬於細胎設定。剎車則是210毫米直徑的碟盤與對向雙活塞卡鉗組合。

 

在跑車潮流下所誕生的SDR,擁有獨一無二的設計理念

Yamaha SDR以其纖細的車架和接近50cc摩托車的嬌小尺寸,展現出獨特魅力。搭載高性能引擎,SDR擁有靈活操控和強勁加速,足以在山路上挑戰45PS級別的跑車。

儘管性能不俗,但SDR缺乏鋁合金車架和更強勁的引擎,未能引起當時追求速度與激情的年輕族群共鳴,最終在1988年停產,僅在小眾車迷中流傳。

然而細細品味SDR,依稀可見Yamaha開發者當年的滿腔熱情。在日本泡沫經濟與摩托車熱潮的推波助瀾下,Yamaha獲得充足資源,得以探索摩托車的全新可能性。這款「輕、快、美」的SDR,如同時代洪流中的一抹亮色,是否能夠跨越時空,繼續俘獲那些真正懂它的愛好者?

簡單的圓形頭燈由鐵架支撐。

手把為分離式,設置在上三角台上。

儀錶只顯示速度,安裝在鋁製的儀錶支架上。

纖細油箱容量為9.5升,但官方表示油耗為58km/L,因此可達約300km的續航距離。

完全設計為單人乘坐的 SDR 座椅,具有Cafe Racer的風格。

尾燈與座椅尾殼的形狀保持相同風格各,使車尾設計更加完美。

1987 Yamaha SDR 主要規格

・全長×全寬×全高:1945×680×1005mm


・軸距:1335mm


・座高:770mm


・車重:105kg(乾重)


・引擎:水冷2衝程單缸曲軸箱閥 195cc


・最大馬力:34PS/9000rpm


・最大扭力:2.8kgf-m/8000rpm


・油箱容量:9.5L


・變速箱:往復式6檔


・剎車:前=碟式,後=碟式


・輪胎:前=90/80-17,後=110/80-17


・當時價格:37萬9000日元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報をお屆けしま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