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充斥著許多為什麼,對於那些沒有將機車視為移動方案的族群來說,從來就無法理解「為什麼要騎機車這件事」,也不會理解為什麼台灣會有這麼多的機車。下圖為香港攝影師 M.Chak 在台北橋所拍攝的照片,以慢快門的方式記錄了台北橋上傾瀉而下的機車,猶如瀑布般的畫面,讓 M.Chak 將其命名為 Motorcycle Waterfall,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
台灣的機車數量究竟有多少?截至 2019 年年底,根據交通部統計全台的機車總數為 13,992,922 輛,對於總人口數為 23,596,493 (註1)的台灣來說,可算是半數以上的人口持有機車。
為什麼台灣的機車數量如此多,也許是國人對於機車的「依賴性」,還記得小時候的你 / 妳在機車上度過了多少時光嗎?我想多數人都曾經歷過一家子擠在同一部機車上,一起跟著家人去購物、吃飯...等,直到你 / 妳長大了,滿十八歲的那一刻,對許多人來說絕對是充滿雀躍,因為終於可以考駕照,騎著機車到未知領域中探險。
儘管隨著你 / 妳的喜好改變,換了一台又一台的機車,從大學一直到出社會工作,甚至是與另一半步入禮堂,機車這個角色依然陪伴在身邊,對於熟悉機車的族群來說,一定相當清楚機車所扮演的角色,能滿足我們許多事情,就像通勤上班上課、購物、出遊玩樂...等,除了這些已知的目的外,有多少人真的了解自己為什麼騎機車嗎?
到底是為了什麼而騎機車?就從以下幾點來分析吧!
內容大綱
一、騎機車有助交通紓困
有如交通地獄的台北內湖區瑞光路
都會區聚集大量的人口,對於交通的依賴性更加強烈,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可以選擇騎車、開車、大眾運輸...等方式,但人都是以自我中心點出發,選擇一個對自己最方便,最舒適的交通方式,然而自己的方便與舒適卻與現實背道而馳。
如果你是 / 妳是在內湖科技園區工作的朋友,一定都非常清楚下班時段的瑞光路,可說是相當可怕的交通地獄,下圖為 5/11 晚間 1812 時所拍攝的車潮,放眼望去,道路上充斥著許多汽車與公車,機車的比例相對較少。
瑞光路的車流量究竟有多大的落差?下圖的拍攝日期與時間為 5/11 下午 1405 時,幾乎是在同一個路口拍攝,差別僅在拍攝角度不同,不過相較於下班時段的車流量,離峰時間的瑞光路可是一點也不難走。
瑞光路的交通到底有多黑暗?我們可以運用 Google Map 的導航功能,若將出發時間設定為晚間 1800 時,以 Foxconn 作為瑞光路起點,小劉排骨飯作為終點計算的話,Google Map 推算的時間為 4~20 分鐘,也就是在離峰時段,這兩個點的移動時間只需要 4 分鐘,如果是下班時刻則要花出五倍的時間!
為什麼瑞光路這麼容易塞車?以下替各位整理了幾項重點。
大量外縣市人口進入
由於台北的房價居高不下,大幅增加了置產的困難度,而台北相較自己所居住的環境下,有著較好的就業機會與工作待遇,對於那些不熱衷騎機車跨縣市移動的族群來說,他們不太想要騎著白牌速克達,從基隆、桃園、新竹、宜蘭等地,來到內湖科技園區上班,也不願意騎乘那些駕馭門檻較高的大型重機,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因此汽車就成了相當適合的交通工具。
高速公路就在旁邊
此處鄰近高速公路的交流道,無論是往北汐止端,或是往南五股方向都顯得相當便利,對習慣開車跨縣市到台北上班的族群來說,大幅縮短了點到點的移動距離,如果你還 / 妳對房屋廣告有印象的,一定都會記得「XX 分鐘可上交流道」的標語,對於有汽車、有能力置產、有跨縣市移動需求的族群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以內湖科技園區的地理位置來說,具有同樣的效果。
汽車是相對舒服的交通工具
相較於大眾運輸工具下,駕駛汽車能更自由的選擇行駛路線,且不用將自己的時間託付給司機、乘客,不用忍受與陌生人擠在同一個空間內,而汽車駕駛不像機車騎士要用身體對抗風吹日曬雨淋,在炎熱的夏季裡可以一邊吹著冷氣,一邊聽著音響所播放的音樂,寒冬時可以吹著暖氣,這麼舒服的移動方式,可說是人人都想擁有。
駕駛人不願將路口淨空
瑞光路上非常容易出現這樣的情形,一旦號誌轉變為綠燈,汽車駕駛人不顧前方車流是否開始移動,油門一踩便往前堵塞路口,不僅斷了轉彎車輛的動線,更容易在號誌轉變為紅燈時,造成路口交通打結,陷入癱瘓的狀態。
一人汽車是塞車的最大元兇
內湖區瑞光路並不是非常狹窄的道路,是由雙向 4~5 線道所構成,與大多數的道路規劃並沒有太大差異,然而真正會塞車的原因,除了下班的尖峰車潮遠遠超過瑞光路所能負荷之數量,另一個主要因素可以歸咎於「一人汽車」,一人汽車指的就是車上僅有一名駕駛,並沒有其他的附屬乘客。
綜合以上情形,即使將瑞光路拓寬至雙向八線道,仍無法有效紓解塞車的情形,在龐大的汽車車陣中,機車更能凸顯體積小的優勢,如果更多的汽車駕駛能轉變為機車騎士,或者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減少一人汽車的情況下,便能有效利用道路空間,然而這僅是紓解交通的理想狀況,人實際上仍是有些自私。
開車通勤的概念有點類似跨年晚會,心理一定相當清楚知名地標或景點會擠滿大批人潮,卻也甘願去跟人擠一擠,拍拍照,不過跨年是屬於一項非常態性的娛樂活動,講求迎接新年的歡樂氛圍,不過開車通勤可就不一樣了,並不是一項娛樂活動,也不是為了感受歡樂的氣息,難道跟其他人一起塞在車陣中,你 / 妳也會很開心嗎?
二、機車更能有效利用空間
台灣的汽車停車格大約落在長 6 公尺、寬 2.5 公尺的範圍,適合一般四人房車,或是尺碼較大的 Multivan 車型,但是當汽車的數目越來越多,空間的使用效率會嚴重下滑,覺得很難理解嗎?這其實是一道相當簡單的數學題目。
以相同的停車空間下,一個汽車停車格大約可停放八輛機車,就算是一人駕駛的情況下,機車對於空間的使用效率仍相當高。如果我們用最大乘客數目來計算的話,普通四人房車最大乘客數為四人,機車最大乘客數為兩人,不過在同樣的停車空間下,八輛機車的乘客總數為十六名,乘客對空間的利用效率可說是相當高。如果我們把機車瀑布裡的機車騎士,全部換成一人汽車駕駛,各位讀者應該可以想像有多麼可怕。
三、騎機車更適合狹窄巷弄
由於都市發展與土地規劃並不是那麼周全,台灣各縣市角落總是會有狹窄巷弄,對於大部分的汽車駕駛來說,如果是非必要性的路線,絕對不會想把汽車開進狹窄的巷子內,即使是具有數年開車經驗的駕駛也是如此,因為台灣的汽車駕駛,並沒有受過「在狹窄道路駕駛」相關的訓練,更別提空間、距離感較差的駕駛,狹窄巷弄絕對是許多開車族的噩夢。
▲看到左右兩側都停滿汽車的巷弄,你 / 妳還有勇氣開著汽車經過嗎?
▲在部分的狹窄巷弄,寬度甚至無法容納一部汽車,或者是巷弄本身屬於「單線雙向通行」,當兩端都有汽車駛入,非常容易遭遇黑羊白羊兩相望的情形,誰願意禮讓對方就成為了關鍵,如果在狹窄巷弄內騎乘機車的話,受惠於體積小的優勢下,幾乎不用擔心與左右兩側物體發生碰撞。
四、騎機車停車更方便
許多事情都是相較之下所獲得的結果,即使有時候會抱怨機車車位難找,但實際上跟汽車比較起來,機車體積小的優勢更容易停車,走在馬路上,很容易就發現路邊的機車,會以各種千奇百怪的方式停放,或者是停在較為模糊的空間內,基本上只要有一個空間能塞進機車,要停放都不成問題。
雖然機車的體積小,不過在停放時也要注意是否會影響車輛、行人通行的權利,建議還是乖乖地將車輛停放在停車格內,以免衍生相關的罰則。
停車規範對大型重機族群不友善
在台灣的機車排氣量分級制度下,排氣量從 51 ~ 250c.c. 的車款為普通重型機車,車牌顏色為白色,必須停放在一般的機車停車格,不過從 251 ~ 500c.c. 排氣量的車款就屬於黃牌大型重機,車牌為黃色,必須比照自小客車辦理,停放在汽車停車格內,而排氣量 501c.c. 起跳的車款屬於紅牌大型重機,車牌為紅色,同樣要停在汽車停車格內。
不過以台灣的排氣量分級制度下,會出現同一車款必須停在不同停車格的情況,以 NIKITA 200 / 300 為例,兩者的車身尺碼完全一樣,僅在車重上有所差異,但是黃牌大型重機就得停進汽車停車格,白牌則是停在一般機車格。
雖然大型重型機車必須停放在汽車格的規定已行之有年,但是仍會遇到不理智的汽車駕駛,認為自己寶貴的停車空間被佔用,即使政府已開放單一汽車停車格可停放多部大型重型機車,大部分騎士也支持使用者付費,不過汽車駕駛仍會認為兩個輪子的就是機車,停在一般機車停車格即可,因此仍會出現擅自移動大型重型機車、強行停放,或損毀大型重型機車的情況。
▲(示意圖, 非當事人)
大型重型機車在台灣停車依舊存在許多矛盾點,相較於停放一般機車停車格,大型重型機車停放汽車格時,較不易與左右兩側的機車碰觸,車輛被刮花的機會較少,但是容易遭受汽車駕駛的埋怨,且汽車停車格費率較高,若是騎乘大型重型機車通勤的車主,在路邊停放八個小時的費用相當可觀,對於即將踏入大型重型機車領域的騎士來說,想必會有所掙扎。
五、騎機車可節省花費
目前台灣市場上要購買全新的汽車,最少也要付出 54.9 萬,相較之下,雖然國內機車市場的售價逐年攀升,不過以最近剛推出的 SYM WOO 115 來說,大約在四萬元就可入手,而一般通勤族願意購買機車的金額,大約落在十萬元內,雖然仍有金錢上的壓力,但持有機車的成本仍較汽車低。
在耗材方面,機車所要付出的成本也遠低於汽車,像是輪胎、來令片、傳動系統...等保養維修,在價格上較能被一般消費者所接受,除了金錢的壓力外,保養維修所耗費的時間,也是許多消費者會考量的因素,除此之外,還有停車空間與停車收費等考量。
雖然目前受到疫情影響,國內汽柴油價格已下降不少,不過將油箱容量 40 公升的汽車加滿 95 無鉛汽油,需花費 788 元 (註2),而油箱容量 5 公升的機車同樣加滿 95 無鉛汽油,只需要 98.5 元,在經濟能力有限的前提下,你 / 妳會更適合騎機車。
六、騎機車自由度更高
提到節省花費,我想大多數不依賴機車作為通勤的族群,聽起來一定相當反感,他 / 她們會說「買一部機車的錢不知道能讓我搭幾次大眾運輸」,對於許多人來說,一下要掏出數萬元購買機車,確實有些困難,因此就會選擇大眾運輸系統,像是公車、捷運、鐵路系統...等。
不過,大眾運輸系統具有固定的班次與路線,並不是你 / 妳隨時想搭都可以,在上下班的尖峰時段,等待大眾運輸工具會令人感到焦慮與不安,而且無法掌握利列車、捷運、公車的移動速度,也難以計算移動所需的時間。
有點難理解嗎?沒關係,我們用一個跟生活相關的例子來說明,假設要從內湖美麗華前往陽明山花鐘,若是自行騎車的路程,Google Map 預計的時間大約為 39 分鐘。
如果從美麗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陽明山花鐘,Google Map 所預估的時間為 1 小時 30 分,足足多出兩倍的時間,如果和朋友相約早上十一點在陽明山花鐘集合,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話,代表九點半一定要在美麗華搭上車,騎乘機車前往陽明山花鐘的話,十點二十一分再從美麗華出發也來得及,而且騎乘機車還能隨心所欲地控制車速,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還得看司機的心情。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確可省下持有機車與保養維修的成本,不過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機車更像是人的另一雙腳,可大幅縮短點到點的移動時間,也大幅縮短移動的困難性。
有些人也許會說,可以用走路或騎腳踏車的方式來通勤,不僅可以節能減碳,而且有助身體健康!但是,台灣夏日平均氣溫突破 30 度,願意每天靠著肉體來通勤的族群,應該是少數中的少數。
總結
騎機車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被使用,在茫茫的汽車海,可以憑藉機車體積小的優勢,穿梭其中,讓那些汽車駕駛無助的困在車陣內,還能壅擠的都市環境中更迅速的找到停車位,在相同的停車面積下,可停放數量更多的機車,節省空間利用,而且持有機車的成本與門檻,明顯較汽車來得低。
在狹小的巷弄內,騎乘機車更不用擔心左右兩側所停放的車輛,可以用更短的時間通過,移動時的速度還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用擔心等不到大眾運輸工具,或是轉乘時浪費許多時間,而且騎機車更容易親近大自然!
如果想要更有效率的移動,機車絕對是不二法門!
註1:此數據為內政部戶政司所統計之 2020 年 3 月份全台人口總數
註2:5/13 台灣中油 95 無鉛汽油零售價為 19.7 元/公升
資料授權「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