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1000F Concept开发者专访:曾考虑CB400SF或CB650R风格?

日前在日本袖浦森林赛道举行的“CB FAN MEETING / CB粉丝见面会”中,我们专访了本田技研工业二轮・动力产品事业本部二轮事业统括部 大型FUN Bike负责总经理 坂本顺一,在与丸山 浩先生同台对谈后,他向我们揭露了这款全新“CB”概念车背后的开发秘辛。

CB1000F历经疫情中断、再度重生的开发计画

编辑部:

感谢您拨冗接受访问。首先想请教,2020年发表的“CB-F Concept”当时HONDA曾明确表示不会量产。前一款是以CB1000R为基础开发,而这次的“CB1000F Concept”则是以新款CB1000 Hornet为基础,是这样吗?

坂本顺一(以下简称坂本):

是的。

编辑部:

那么在CB1000 Hornet推出后,为何会决定再次选择以CB-F风格为基础,打造概念车型呢?

坂本:

其实前代“CB-F Concept”当初是因疫情影响而不得不调整整体事业计画。原本的确是以量产为前提来开发的。

编辑部:

也就是说,当时是以量产为前提开发的。

坂本:

没错。虽然“CB-F Concept”专案中途遭到终止,但我们始终认为“CB”血脉必须延续下去。身为企划部门负责人,我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重新启动这个概念。当CB1000 Hornet的开发正式启动时,“CB1000F Concept”的专案也几乎同步展开。这个专案特别召集了一群将成为未来HONDA中坚力量的资深年轻工程师来参与这项开发。

编辑部:

您所谓的“年轻”是指30多岁吗?

坂本:对,主要是以40岁以下的成员为核心团队。

主导“CB1000F Concept”开发的本田技研工业二轮・动力产品事业本部二轮事业统括部 大型FUN Bike负责总经理 坂本顺一。

在大阪摩托车展上亮相的“CB1000F Concept”,不仅吸引了HONDA粉丝的关注,更受到整个摩托车业界的瞩目。

虽然“CB1000F Concept”已呈现近乎量产车的完成度,但方向灯及后挡泥板等部件尚未安装。

 

坂本:

其实在开发初期,我们并未特别锁定“F”风格。当时唯一设定的条件是“日式街车”——也就是以圆灯为设计特征的标准街车造型。基于这个方向,团队共提出了五种方案:包括F系列风格外,还有Super Four风格、CB650R的进阶版、更偏向运动风格的版本,以及实用取向版本,但最终,团队一致选择了“CB1000F Concept”。

曾考虑采用Super Four风格的设计。考量到“CB1000F Concept”的设计理念,相较于CB1300SF,其实更接近CB400SF的风格。

搭载E-Clutch的CB650R进阶版设计也曾是候选方案。以车架形状等考量因素来说,这个设计方向其实也相当具有整体协调性。

编辑部:

也就是说,“F”风格是从五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的。

坂本:

是的。不过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方向,我们特别在日本与欧洲召集用户,透过设计草图进行问卷调查。

编辑部:

所以“CB1000F Concept”是定位为全球车款?

坂本:是的,这是一款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概念车。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日本或欧洲,F风格都获得最高的支持度。选择这个设计方向的用户,大多对过去的CB-F车系相当熟悉,并特别重视像是后座含双人座垫的长度、椅垫厚度等细节,他们认为这样的设计可以“载人骑乘更舒适”或“载物更方便”。这也让我们重新意识到,消费者第一眼所注意到的,往往是这些实用层面的细节。

编辑部:

原来如此,也就是说,“CB1000F Concept”最终是以多功能街车的定位获得市认可呢!

 

头灯采用上下分离式圆形LED设计。在坂本先生提出的几个条件中,“圆形头灯”是绝对必要的项目。

这组座椅也是根据用户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获选的原因,因其便于双载与载运物品。

尾壳与尾灯原本采用更纤细、更具运动化的设计,经坂本先生要求修改后才定案为现行样式。

设计与功能性的拉锯战  

编辑部:在与Hornet同步开发的情况下,设计方面应该遭遇不少挑战吧?特别是车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油箱的设计是否特别棘手?  

坂本:

确实如此。要呈现F车系特有的“纵向紧凑长油箱”造型相当困难。除了受到车架限制之外,空滤箱的体积也大幅影响油箱造型。团队在避开车架结构的同时,还需确保空滤器的容积,这部分耗费极大心力。初期的设计版本中,油箱位置较高、宽度较大。经过多次修正后,我们最终在造型与骑乘姿势之间取得理想平衡。虽然目前尚未公布具体油箱容量,但可确保符合公升级街车应有的标准规格。  

编辑部:毕竟油箱容量确实是重要的关键要素呢。  

坂本:是的,尤其现在加油站数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一点更显得重要。

油箱设计的最大难题在于突出的车架结构与空滤箱体积

编辑部:此次概念车的仪表设计在发表后引起不少讨论….  

坂本:

我们当然也考虑过TFT液晶与传统指针样式。据说团队内部曾为此烈讨论过。我个人对两者并无强烈偏好,不过团队最后决定采用TFT液晶仪表,关键在于它能实现智慧型手机连动的功能。虽然从比例美感来看,指针式仪表确实更经典,但考量到现代骑士的实际需求,手机连动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功能。虽然不少骑士会加装手机架,但我们也听闻不少手机损坏的案例。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我们最终决定将手机整合功能纳入仪表设计。其实我自己就曾摔坏过两次手机,因此非常理解团队优先考量实用性的决定。  

编辑部:所以这项功能是透过蓝牙与手机连动?  

坂本:对,搭配Honda Roadsync系统。随着系统持续升及更新,未来操作将会更便利。我们理解这项选择存在正反两面评价,但仍坚持采用液晶仪表的方案。  

仪表采用5吋TFT液晶显示幕。虽然也曾考虑传统指针式仪表,但最终基于操作便利性考量选择了液晶款式。

开关配置简洁俐落。独立设置了模式选择开关,以及用于操作仪表的十字方向键。

右侧配备启动/熄火开关与危险警告灯开关。煞车油杯采用透明设计。

基于 Hornet 但专属调校,着重都市骑乘  

编辑部:这次所使用的引擎基本上是沿用 Hornet 的规格吗?  

坂本:虽是以Hornet 为基础,但若直接套用会偏离“标准街车”的定位,因此我们针对进排气系统、凸轮轴等进行了专属调校。  

编辑部:是着重于中低转速域的设定吗?  

坂本:没错。我们刻意大幅抑制最大马力,转而强化中低速域的扭力表现,让它在街道骑乘时更显畅快。尽管这具引擎的原型来自CBR1000RR,但经过调校后,更适合日常与都市的骑乘需求。  

编辑部:听起来相当令人期待。  

坂本:敬请期待。  

引擎与Hornet相同,以2014年式CBR1000RR的引擎为基础。虽然Hornet标准版即可输出152 PS马力,但“CB1000F Concept”特别调降峰值功率,强化中低速域的动力表现。

车架基本上与Hornet共用相同的钢制结构。由于没有下桁架的设计,更加突显引擎的存在感。

排气系统采用无排气阀门的专属设计。从Megaphone造型的排气管来看,预计将呈现具有饱满低音、令人愉悦的四缸引擎声浪。

编辑部:脚踏部分与Hornet有差异吗?  

坂本:脚踏的位置与结构基本上与Hornet相同,但采用专车设定。  

编辑部:是指包括弹簧系数等细部参数都有所调整?  

坂本:是的,整体设定更加偏向舒适取向。  

编辑部:整体车重大约会是多少?  

坂本:Hornet 是212公斤,这款会略重一些,但差距不大。当时我要求团队“绝对要控制在215公斤以内”,他们也承诺会达成目标。以公升级距车款来说,这样的重量算是非常轻巧,比起日本驾训班使用的CB400SF基础车款(重量超过200公斤),这个重量对于刚升级到大型驾照的骑士来说应该还算友善。  

前避震虽与Hornet同为倒立式前叉,但采用偏软调校,搭配NISSIN辐射卡钳

后摇臂外型看似与Hornet相同,但后避震看起来同样采取偏向较软、舒适化的设定

后煞车亦采用NISSIN卡钳,此部分规格基本上与Hornet相同

作为新世代“CB”的多元发展  

编辑部:这款车的主要竞争对手应该是KAWASAKI Z900RS吧?但从引擎规格来看似乎有明显优势?  

坂本:没错,从数据上看我们确实具备一定优势。但我认为 Z900RS 本身的产品实力非常强大,与其说是竞争对手,更希望是共同推动“标准街车市场”的重要角色。疫情过后,有不少新骑士正寻求升级选项,若整个产业不齐心努力,日本的摩托车市场只会继续萎缩。  

编辑部:这款车选择在CB1300SF 停产后推出,是不是被视为后继车型?  

坂本:其实不算是后继车。这与过去“有胆就来骑”的Big One企划完全不同,而是为了呼应时代需求,所提出的全新“CB”概念。  

编辑部:这次采用钢制车架,也许会吸引想参加NK街车赛事的玩家。这方面有特别考量吗?  

坂本:有的。其实我学生时代也参加过NK赛事,所以这次特别委托 MORIWAKI 打造了一款概念赛车。他们非常投入,开发过程也相当认真,我们希望借此推广 NK 赛事,同时也期待有更多改装品牌加入,让这类入门赛事更加丰富多元。

编辑部:真的是令人非常期待。最后,请对CB车迷说几句话吧!  

坂本:“CB”在我心中象征著摩托车的基准,是极具重要的定位。未来我们会持续在售价、重量、性能与科技配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成为未来摩托车时代的标竿。我希望能让骑士长期拥有,持续玩乐的车款,就像 MORIWAKI 或 BEAMS 的改装示范车那样,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风格与创意。未来我们也会持续定期更新,让资深骑士能感受“轻量化CB”的全新魅力,让年轻骑士则能能自然地从GB或Rebel系列升级上来。这是一台为新世代而生的CB,恳请大家多多支持,敬请期待正式上市。  

编辑部:我们也非常期待这款车的上市。感谢您今天的分享!

作为HONDA次世代代表“CB”开发的“CB1000F Concept”,从本次访谈能感受其完成度之高,令人迫不及待想赶快见到实车。

 

この记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报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