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音速的野望!KAWASAKI 500SS MACH III,为速度而生的二行程猛兽

作为日本车厂首款获得“世界最快”称号的KAWASAKI“500SS MACHIII”,成为KAWASAKI机车进军广阔美国市场的关键引爆剂。

开拓美国市场的新车开发

“速度”在机车领域向来是重要价值标准,也是多数车厂追求的目标。1960年代前,以TRIUMPH为首的英国车厂主导全球极速竞赛,其中TRIUMPH于1956年在BONNEVILLE盐滩创下时速214英里(约344km/h)纪录,其后继车款BONNEVILLET 120更成为速度象征。

高速机车不仅在欧洲,于北美市场同样备受推崇。瞄准庞大北美市场的日本车厂,也倾注心血开发“速度机器”。如今虽有多款日本车问鼎世界最快宝座,但对1960年代尚处萌芽期的日本跑车而言,“世界最快”曾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战后从焦土重建的KAWASAKI重工明石工厂,在生产打字机等产品同时,逐步复兴制造摩托车。从自行车辅助引擎起步,再到小型机车制造,KAWASAKI的机车事业逐渐站稳脚步。

锁定美国作为重要成长市场的KAWASAKI,1966年推出搭载空冷二行程并列双缸247cc引擎的“A1 SAMURAI”作为拓展销售网络的战略车款。作为KAWASAKI首款跑车,A1 SAMURAI极速达165km/h;隔年更推出扩缸至338cc、极速175km/h的“A7 AVENGER”进军美国市场。

三缸与双缸的动力系统取舍

当时美国市场以HARLEY Sportster与TRIUMPH BONNEVILLE等大排量四行程车款被视为速度代表,负责美国市场的KAWASAKI人员发现,对热衷直线加速的美国消费者而言,“速度”更强调加速性能。为开拓美国市场,以“世界最快”为目标的新车开发计画就此启动。

新车引擎曾考量二行程三缸与双缸方案,最终以代号“N100”的三缸为主进行开发(双缸为“N110”)。要实现极速与直线加速双重目标,必须提升转速域,但活塞速度导致的机械损耗会随转速攀升加剧。因此需在较低转速爆发最大动力,成为三缸方案胜出的主因。然而三缸设计面临中央汽缸冷却难题,为此KAWASAKI甚至动用风洞实验验证冷却可行性。此外,二行程引擎易积碳导致启动系统寿命较短,故决定采用CDI点火系统,不仅提升维护性,更能搭配抗积碳的沿面放电火星塞。

经反复验证,这具空冷二行程活塞阀并列三缸498cc引擎最终问世,可爆发60PS/7500rpm最大马力与5.8kgm/7000rpm最大扭力,搭载该引擎的“500SS MACHIII”就此诞生。

摄影车装配了当时流行的单一字把改装件,强化了低趴运动风格。

排气管采右二左一布局,使左侧视觉更显简洁,同时展现油箱、座垫与侧盖的均衡比例。

这具空冷二行程活塞阀并列三缸引擎,虽仅498cc排气量却能输出60PS/7500rpm最大马力与5.8kgm/7000rpm最大扭力。

曲轴箱采用上下对剖式设计,曲柄销部使用铬钼钢表面硬化处理,曲柄臂与轴颈部则以铬钼钢制造,并以六组轴承支撑。

从汽缸延伸出的三支排气管。汽缸采用铸铁衬套铝合金材质,透过化学结合工艺提升散热效率,并设有五气口扫气系统。

首度夺得“世界最快”称号的日本制机车

本次拍摄的是装配俗称“棱角油箱”的初期型号。500SS MACHIII的车架参考Norton Manx的羽毛床式车架,采用钢制双摇篮结构,成为后续Z1等车型的车架设计基础。

俗称“棱角油箱”仅见于初期型号,自1971年H1A起便更改设计。

即便安装低把,上半身倾幅仍属适中。脚踏位置自然,整体呈现放松的骑姿。

身高171cm、体重65kg的骑士跨坐状态。双脚着地时脚跟会略微悬空,但尚不至于产生不安感。

简约设计的头灯与方向灯,可说是该时代机车的标准配置。

同径双环设计的速度表与转速表。转速表红线区自8500rpm开始,并内置指示灯。

铝原色开关盒装配有喇叭、方向灯与大灯切换开关。

右侧开关盒仅设置阻风门拉杆。如今看来充满古典味的手把,在当时属标准配置。

平坦设计的座垫采用滚边工艺,末端印有“KAWASAKI”徽章。

配备极具时代感的镀铬钢制挡泥板,上方装载特色尾灯组。

避震系统采用当时最先进的34mm正立式前叉,后轮则搭配钢制摇臂与预载可调双枪避震器。转向阻尼器亦列为标准配备,煞车系统采用前轮双领蹄式鼓煞等当时顶级配置。此外,上三角台中央设有转向阻力调整旋钮,可针对不良路况强化稳定性。当时机车轮胎尚无法对应200km/h极速,实际曾发生高速行驶爆胎等事故。为配合SS500 MACHIII极速需求,Dunlop特别开发采用尼龙帘布层取代传统人造丝帘布层的专用胎“K77”。

左侧盖镶有“MACHIII 500”徽章。“MACHIII”意即“高速三缸”。

右侧盖后方设置机油加注口,并标示“ELECTRIC IGNITION”字样彰显CDI启动系统。

右侧双出排气管。喷涌而出的白烟可说是MACHIII的经典象征。

前轮配备34mm正立式前叉,煞车采用双领蹄式鼓煞系统。

左侧单出排气管。钢管摇臂搭配预载可调双枪后避震。

后煞车为领从蹄式设计,特别设有散热孔洞。

“500SS MACHIII”以超越当时最速车款NORTON Commando的极速200km/h、零四加速12.8秒之性能,达成极速200km/h、零四加速12.4秒的纪录,实至名归地获得“世界最快”称号。然而同年HONDA推出性能相当(极速200km/h、零四加速12.4秒)的“Dream CB750FOUR”,凭借前轮液压碟煞等配置,在综合性能上夺走世界最快宝座。

不过在某次访谈中,当时KAWASAKI相关人员表示:“真正为我们打开美国市场的是MACHIII。其影响力甚至延伸至欧洲市场,MACHIII的获利更成为Z1的开发资金”,若没有500SS MACHIII,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KAWASAKI机车。

让“KAWASAKI”名号响彻世界的“500SS MACHIII”,已成为机车史上留名的传奇车款。

500SS MACHIII主要规格(1969)

・全长×全宽×全高:2095×840×1080mm
・轴距:1400mm
・车重:174kg
・引擎:空冷二行程活塞阀并列三缸498cc
・最大马力:60PS/7500rpm
・最大扭力:5.85kgm/7000rpm
・变速系统:往复式5档
・油箱容量:15L
・煞车:前=机械式双领蹄、后=机械式领从蹄
・轮胎:前=3.25-19、后=4.00-18
・售价:29.8万日圆(当时价格)

拍摄协力:Bike王筑波绝版车馆

汇集各类绝版车的展示间。备有多种配色版本,必能找到心仪车款。

地址:茨城县筑波未来市小绢120
电话:0297-21-8190
营业时间:10:00~19:00
公休日:周四

 

この记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报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