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在去年 (2020) 底,发表了改款的CRF250L和CRF250 RALLY,并随即举行了媒体试乘活动,笔者也很荣幸受邀参加,因此这次就来和大家聊聊,进行全面改款的2021年式CRF250L/CRF250 RALLY,在骑乘上有那些差异。
内容大纲
改善越野性能并更容易于操控
▲CRF250L
首先,关于新款CRF250系列的研发概念就是,在改善道路骑乘性能的同时,优化输出特性也减轻了车身重量,同时又保持了现行款在一般道路上的易操控性。
引擎基本上沿用现行款的249cc水冷式四行程DOHC单缸引擎,但透过改良进/排气系统,同时对在市区及越野中常用的中低转速域进行强化,离合器的操作负担也减轻达20%,同时采用辅助式滑动离合器来确保降档时的稳定性。
此外,透过调整六档变速箱各档间的齿比,让新款CRF250系列能轻松骑乘在市区街道间、舒适的高速巡航,也可以在越野时获得足够的加速度。
在车身方面,HONDA推出了全新设计、旨在提高越野性能,具有优化过的刚性平衡并减轻重量的车架。与现行款相比,引擎的安装位置增高了20mm、曲轴箱的形状也经过修改,以实现比现行款还要高出30mm的最低离地高,进而改善越野骑乘性能。
此外,新款CRF250系列皆标配ABS系统,但可独立关闭后轮ABS以对应越野骑乘。
偏都市漫游的STD与主诉越野的S
CRF250L的头灯及方向灯皆采用LED灯组,同时还有着类似于市售越野车款CRF450R的车身彩绘,且车身重量相比现行款还轻了4kg。
此外,新款CRF250L有两种版本,分别是诉求日常生活中容易操作且双脚着地性更佳的STD版 (最小离地高245mm/座椅高度830mm),以及延长前后悬吊作动长度、进一步提高越野性能的S版 (最小离地高285mm/座椅高度880mm)
▲CRF250L S
▲CRF250L S
另一方面,CRF250 RALLY配备了大型风镜和前整流罩,继承了达卡拉力赛参赛车CRF450 RALLY的设计理念,并在前整流罩上安装了左右非对称型的LED头灯。
CRF250 RALLY除了采用容量达12L的加大油箱外,还透过加重的把手端子和脚踏上增加橡胶等细节,实现更加舒适的巡航性能。
此外,CRF250 RALLY同样有STD与S版,STD的最低离地高220mm/座垫高度830mm,加长悬吊行程的S版的最低离地高275mm/座垫高度885mm。
从越野”风格”蜕变成真正的越野车
这次试乘的是加长悬吊行程的CRF250L S,由于悬吊行程加长让车身看起来根细长而狭窄,整体设计更接近越野摩托车款。
虽然悬吊行程有加长,但偏软的悬吊在跨上车后,加上纤细的车身,就算座高达880mm (比STD版多50mm),但双脚着地性并没有想像中的差,加上把手位置也较往骑士靠拢,不仅操控把手更轻松,也让骑士会有想站着骑乘的冲动。
易于操控的引擎动力与离合器
当启动引擎时,马上会发出令人愉悦的单缸排气声浪,接着用一根食指拉动离合器并进档后,它会用极低转速就能发挥的强劲扭力开始起步,油门反应相当柔和直觉,整体散发出一种随时准备好越野的动力感。
虽然它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充足动力,但却不会感觉动力是突然迸发的不稳定感,因此即使是在泥泞道路上骑乘、即使在拐角处也能放心转动油门。
不只引擎进行大幅度进化,车架的刚性也强调侧向弯曲且能提供平稳的骑乘感。此外,滑动式离合器让骑士可以大胆地调低档位,而不必担心进入弯道时的跳动,加上车身较轻,因此更容易控制车身姿势。
超适合飞行的长悬吊、高离地
CRF250L S加长的悬吊行程及高离地,加上扭力的输出特性,只要场地允许,它非常适合进行跳跃飞行。
长悬吊行程让着陆也很舒适不触底,而虽然搭载前后ABS,却是一款能够对应越野骑乘的系统,在一般道路上能透过ABS系统确实减速煞车,但在越野路况上只要关闭后轮ABS,就能发挥出锁死后轮进行滑胎改变后轮前进方向的技巧。
与越野摩托车等比赛专用车款相比,CRF250L的引擎更轻小、悬吊更柔软,因此即使是初学者或对越野车不慎熟悉的骑士来说更容易操作,因此我认为它非常适合轻度越野的林道骑乘。
推荐CRF250 RALLY给旅游爱好者
至于有着大型风镜、整流罩、大容量油箱和宽阔座椅的CRF250 RALLY,则是极大化的提高了高速巡航的舒适性及便利性,且车重也比CRF250L多了12kg,这让RALLY更适合长途骑乘,虽然悬吊行程比CRF250L稍短了一些,但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整体来说比CRF250L更适合长途旅行骑乘。
▲CRF250 RALLY
▲CRF250 RALLY
CRF250L和CRF250 RALLY共有四种不同配置,因此骑士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与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款。这是一款通用性佳、制作精良的新车款,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笔者可以舒适的上下车,而不用担心双脚着地性不好。
“Webike摩托新闻”编辑长 Kenny佐川
“Webike台湾”编辑部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