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进化,湿地抓地力、耐磨性、高速稳定性再升级!MICHELIN Road 6系列轮胎深度评测

拥有超过20年历史的米其林Road系列运动旅行轮胎,始终致力于为骑士带来更全面的驾驶体验。全新一代Road 6 轮胎不仅继承了系列一贯的优点,更在干湿地抓地力以及高速稳定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让骑士无论面对何种路况,都能自信掌控,享受骑行乐趣。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Road系列最新力作——Road 6和Road 6 GT,解析其创新科技和优异性能,并分享实际试驾体验,为您揭开这款全天候运动旅行轮胎的神秘面纱。

四年来首次换代,湿地抓地力、耐磨性和高速稳定性大幅提升

MICHELIN Road系列轮胎专为追求轻松旅程的骑士而生,即使轮胎逐渐磨损,依然能提供卓越性能和安全骑乘体验,让骑士无后顾之忧地享受旅程。该系列轮胎在干湿地面的稳定性、耐用度和均匀磨耗方面取得完美平衡,并具备优异的高速稳定性。与前一代Road 5相比,Road 6在湿地抓地力、耐用度和高速稳定性方面均有5-15%的显著提升,让骑士安心享受骑乘乐趣。

自2018年推出Road 5以来,Road 6经过了四年的换代。不仅继承了Water EverGrip技术,还优化了胎面设计。侧壁采用了显示标志的高级触感设计。

自2018年推出Road 5以来,Road 6经过了四年的换代。不仅继承了Water EverGrip技术,还优化了胎面设计。侧壁采用了显示标志的高级触感设计。

 

前作Road 5和新作Road 6(黄色线)的比较显示,湿地抓地性能提升了15%、耐磨性能提升了10%、高速稳定性提升了5%,在五个项目中提升了三项。

前作Road 5和新作Road 6(黄色线)的比较显示,湿地抓地性能提升了15%、耐磨性能提升了10%、高速稳定性提升了5%,在五个项目中提升了三项。

 

在Z900RS和Tracer 900上比较Road 5和Road 6,在R1250RT上测试Road 6 GT

一直以来MICHELIN轮胎都是编辑骑乘公路机车的首选,目前MT-09就装配着运动性能取向的Power 5轮胎。然而最近听闻MICHELIN的Road系列轮胎进行了升级,为了亲身体验这些改进,参加了MICHELIN举办的试驾活动。

其实早在2018年,编辑便就体验过Road 5轮胎,当时它在湿滑路面的出色抓地力和舒适的骑乘感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惊叹于旅行轮胎也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无论是在路况多变的郊区,还是拥挤的市区,Road 5 的性能表现都非常出色,因此我也经常将其推荐给我的客户。

如今Road 6带着全新的升级卷土重来,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它带来的进化。在MICHELIN精心准备的试驾活动中,编辑分别在Z900RS和Tracer 900上比较了Road 5和Road 6的差异,并在BMW R1250RT上体验了Road 6 GT的魅力。

试驾者是Webike编辑楠山泰生,一位中级的资深骑士,享受旅行、赛道和越野骑乘。他也参加了前作Road 5的试驾会。

试驾者是Webike编辑楠山泰生,一位中级的资深骑士,享受旅行、赛道和越野骑乘。他也参加了前作Road 5的试驾会。

【弯道试驾报告】前轮轻盈!能够灵活倾斜

Road 5给我的初印象就是平易近人,它提供了舒适的骑乘体验和均衡的操控性,即使长途骑乘也不会感到疲劳。在弯道中它展现出近似Power 5的抓地力,即使在高速压弯时也能保持稳定,让我对其性能充满信心。

Road 6则在操控方面更上一层楼。相较于Road 5,Road 6的前轮气压设定似乎略高,在低速巡航时能明显感受到车头变得轻盈,转向更加灵活。同时路面回馈也更为清晰,骑乘者可以更直接地感知路面状况。

而在高速行驶时,Road 6前轮的表现同样出色。在重刹入弯的情况下,轮胎的刚性提供了更强的支撑性,有效抑制了前叉的压缩,提升了操控的稳定性。

至于后轮方面,Road 6在干燥路面的抓地力与Road 5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依然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即使像我平常习惯使用运动型轮胎的骑乘风格,在出弯时大扭力加速,Road 6依然能承受住强大的负荷,保持稳定的循迹性,给予我充足的信心。

骑乘Z900RS,主要在弯道上驾驶。

骑乘Z900RS,主要在弯道上驾驶。

 

【湿地性能试驾报告】在湿地也有如此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在湿滑路面上,Road 5和Road 6在煞车距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都能在短距离内煞车。在紧急煞车时,能否避免事故在于轮胎的抓地力和湿地抓地力。Road 5和Road 6是能够提供安全感的轮胎。胎面设计继承了MICHELIN近年的特有花纹,且在湿地表现有增强。

在湿滑路面上的蛇行测试中,得益于Road 5和Road 6高排水性能,可以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和节奏下行驶。就新旧轮胎的差异而言,雨天驾驶时常用的“大约10度倾角时的沟槽比例,即排水性能”有提升。

在蛇行测试中,故意强力操作油门,后轮略有滑动迹象,但仍能保持稳定,这让我感到印象深刻。

在2档、50-60km/h的全力刹车测试中,ABS迅速介入,手把和踏板震动,但依然能稳定停下。

在2档、50-60km/h的全力刹车测试中,ABS迅速介入,手把和踏板震动,但依然能稳定停下。

 

Road 6的胎面沟槽面积比例,即空隙率为14%。黄色线代表Road 6,可以看出浅倾角时的沟槽面积比Road 5增加,这在湿滑路面上提供了稳定性能。

Road 6的胎面沟槽面积比例,即空隙率为14%。黄色线代表Road 6,可以看出浅倾角时的沟槽面积比Road 5增加,这在湿滑路面上提供了稳定性能。

 

MICHELIN Water EverGrip技术在Road 6中也得以保留。胎面设计为向轮胎内部扩展的宽槽,确保即使在磨损后也能在湿滑路面上保持高排水性能。

MICHELIN Water EverGrip技术在Road 6中也得以保留。胎面设计为向轮胎内部扩展的宽槽,确保即使在磨损后也能在湿滑路面上保持高排水性能。

 

【高速试驾报告】高速变换车道时,感觉车重减轻了10公斤

在高速公路上以 100km/h 的速度测试,Road 5 和 Road 6 在缓慢变换车道时几乎没有区别。 然而在需要同时操控手把和油门的快速变换车道时,Road 6 的车身动态反应更加轻盈灵活,大约减轻了 5% 的重量感,相当于 10 公斤的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 MICHELIN 将 Road 6 的轮胎气压略微提高,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增添了些许灵活性。

 

在Tracer 900和R1250GT上进行高速测试。车道切换的感觉非常轻盈!

在Tracer 900和R1250GT上进行高速测试。车道切换的感觉非常轻盈!

 

【Road 6 GT试驾报告】Road 6 GT非常适合重量级车型

我们还体验了专为重量级车型设计的Road 6 GT轮胎。这款轮胎在后轮增加了一层聚酯胎体,增强了结构,以应对长途旅行和高速行驶带来的挑战。

想象一下,在炎炎夏日,您骑着重型摩托车进行长途旅行,中途休息时检查后轮胎,可能会发现中心胎面变得粗糙。这种磨损不仅来自于大马力产生的热量,也来自于车重造成的轮胎变形。而轮胎一旦开始磨损,其寿命也会随之缩短。

Road 6 GT的高刚性设计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可以提升重量级车辆的操控性,还能有效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虽然在短暂的试驾中无法完全体现Road 6 GT的全部优势,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在保证湿地抓地力和操控灵活性的同时,也能轻松应对高速行驶和承载重型车辆的需求。对于那些热衷于驾驶CB1300系列、ZRX1200 DAEG、BMW R系列、FJR1300系列等车型进行长途旅行的骑士来说,Road 6 GT无疑是理想之选。

Road 6 GT(右图)通过增加一层聚酯胎体(绿色部分),适用于重量级车辆进行双载旅行,确保高刚性和稳定性。

Road 6 GT(右图)通过增加一层聚酯胎体(绿色部分),适用于重量级车辆进行双载旅行,确保高刚性和稳定性。

 

MICHELIN 旅行系列的最新力作 Road 6 轮胎,历经 20 年的精雕细琢,在轮胎寿命、低温抓地力、湿地抓地力、操控性、以及抑制磨损性能下降等方面,达到了极致平衡。透过结构、材料和花纹的创新升级,Road 6 不仅提升了骑乘乐趣,更增强了前轮刚性,带来更精准的操控体验。此外,湿地抓地力的提升,尤其让重型车款更能明显感受到 Road 6 的全面进化。

 

 

この记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报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