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老年骑士车祸肇事的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8月2日下午,在日本石川县县道上发生一起大型摩托车翻覆意外,并造成一位50多岁的男性骑士身亡。肇事现场是一个坡度相当平缓的弯道,当时死者正和朋友一起兜风旅行。根据警方调查的结果,车祸原因应该是男性骑士在过弯时转不过去因而造成摩托车翻覆。
同样是在8月2日下午,长野县驹根市的县道也发生一起交通意外,牵连了两台大型摩托车。车祸现场是一处左弯的弯道,一名66岁的男性骑士撞到护栏上后飞出道路外当场死亡,骑在他后面的50岁男性也因此被牵连摔车造成重伤。这起车祸根据警方的调查,男性骑士应该是与10几名车友组团兜风,在弯道时转不过去才导致发生碰撞意外。
以55岁为界线,车祸发生机率增加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整理出来的“2019年度摩托车市场动向调查”报告来看,在2019年首度购买摩托车的车主平均年龄为54.7岁,购买者的年龄层逐年增加,出现高龄化的现象。摩托车车祸与高龄化应该也有一定的关系。
美国有份按照肇事者年龄层所做出的车祸发生件数调查,里面的内容非常有意思。※注1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指出,20-25岁的车祸肇事率一度会升到最高点,然后在55岁左右降到谷底,但是超过60岁之后肇事率就会急速成长,就连公共汽车司机这种职业驾驶也出现了相同倾向。
年轻人因为驾驶技术不成熟,再加上对自己过于自信,因此肇事率极高,但是随着经验增长就会降低车祸发生的机率,不过当年龄增长到一定岁数之后,就会因为身体机能的衰老导致车祸肇事率增加。虽然这项调查针对的对象是汽车驾驶,但是肇事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也是能够提供给摩托车驾驶做参考。
※注1 出处:《交通心里学》莲花一己/向井希宏 著
没有必要勉强骑乘大型重机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自然会出现衰退,这是人类无法避免的生理现象。明明之前都能够做得到的事情,却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再也办不到,不管是谁都会面对这一天的到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个事实,正确理解逐渐衰老的自己的身体状况,努力让自己能够安全且快乐的继续骑车才是最重要的。
明明之前还能够轻松转弯的弯道,却在某一刻开始觉得恐怖,这或许就是衰老的象征。在这种时候,换骑容易操控的摩托车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一直以来骑的都是1000cc这种大排气量的高性能车款的话,那么就可以考虑将排气量降到600cc,甚至可以选择精巧轻便的250cc车款,或许这样的选择反而能够让自己重新发现操纵的乐趣。
年纪增长之后食欲也会大减,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勉强自己继续骑乘那种车体庞大的重型机车。
学会习惯“看着圆的中心点”
在笔者主导经营的骑乘学校经常可以看到以下这样的画面,越没有经验的初学者越是只会看着弯道前面;另一方面,中老年骑士就算是经验丰富也常常不会将脸面向弯道。笔者认为原因应该是因为这些骑士身体的柔软性变差,因此觉得将脸朝向弯道很费事。
在摩托车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摩托车会朝着视线方向前进”,特别是在过弯时,如果骑士的视线没有看向弯道的前方,那摩托车就会转不过去。如果速度提升的话,更是如此。
虽然“控制速度”这件事情是理所当然,但是想要看着目标前面的话要怎么做才好?“看着目标前面!”这样说大家可能不太容易弄懂它的意思,所以在笔者的骑乘学校中,我们通常会建议大家“看着圆的中心点”。
基本上我们会训练大家在以低速绕着安全三角锥进行旋转时,一直看着圆的中心点。这样做的话,骑士感觉就像是将脸朝向旁边,也就是让自己的视线朝向90度的地方看过去。如果是弯度大的弯道,动作就要跨张到像是想要看到弯道出口。
只要身体记住的话,那么自然就会习惯将脸部朝向弯道前方。由于年纪越大学习效率越不好,因此最好是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来训练自己。
放弃“速度快才厉害”的想法
另外,如果来看车祸案例的话就会发现,与车友一同兜风旅行的例子中以下的状况特别明显。只有自己一个人时不会勉强自己的事情,组团一起骑车时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旁人的影响,因为不想脱队所以导致骑士勉强以自己平常根本不会骑的速度来追上其他人。
摩托车是一项兴趣而不是比赛,因此与其他人一起兜风时不应该要互相竞争,而是要一起享受骑车的乐趣才是。骑士的自制心经常都会受到挑战。
另外,组团出游的负责人也需要负起极大责任。虽然笔者参加过无数次由车行主办的兜风旅行,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在前面带队的工作人员常常感觉像是要卖弄技巧一样,速度骑得飞快。既然是摩托车的专家,那么就应该把让大家平安回家这件事当作自己的任务,而不是反过来制造其他人发生车祸的机会。
参加这一类型组团出游的各位读者,非常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看清楚车团负责人的能力。如果整团出现“速度快才是厉害”的气氛,那么自己就需要坚持“你们先走”的想法。如果看到“以车速快自豪”的人,为了他好,也应该委婉地劝戒他。可以尝试着对这些人说,“风景这么漂亮,我们就骑慢一点好好享受风景吧!”。
今年暑假应该有很多人都制定了出游兜风的计画,希望大家都能够平安快乐地享受骑车兜风的乐趣。
“Webike摩托新闻”编辑长 Kenny佐川
“Webike台湾”编辑部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