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的确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情,但是在公道上骑乘会因为种种的外力因素,让自己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下,对骑士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而现有的法规里,仅强制骑士须配戴安全帽,并无强制要求其他人身安全部品的配戴,打从学会骑机车这件事以来,我也只是遵从法规的规定,配戴了最基本了半罩式安全帽。
不过我从来没有想过,除了安全帽的人身部品之外,手套会成为日后骑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部品,而这一切的原因看似有些可笑,但实际上是让我更加谨慎思考的一部分。
骑车是代步通勤的最佳办法,然而随着骑车上路的时间越来越长,心中也渐渐明白,机车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也接收到许多机车骑士发生意外的新闻,而当年配戴的半罩式安全帽,慢慢升级到露脸式和全罩式,投资在安全帽上的金额也越来越高,也因为这样而招惹长辈、同学,或是朋友异样的眼光,甚至有同学认为“在路上慢慢骑就好,为什么要买这种帽子?”但是我心里明白,全罩安全帽能降低更多伤害,不过对于手套的升级与选购,却是从来没有好好思考过。
虽然截至目前为止,仅有一次因个人判断失误而导致身体遭受些许的皮肉伤,不过真正开始让我害怕的,反倒是打工时被瓷盘子划伤的左手虎口,虽然这和骑车所造成的意外一点也没有关系,但是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手受伤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因为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何时会发生意外,既然都知道骑车的风险,那何不找双手套来保护,减少意外发生时所造成的伤害呢?
▲这一划让我缝了三针,也让我开始思考,骑车时到底该怎么降低手部的伤害
从左手虎口伤痕诞生的那一刻起,除了车程五分钟内的距离外,手套几乎就像是我的贴身衣物般,长驻在我的双手上,然而每一双手套都有不同的取向与保护性,如何挑选到一双合适的手套?
首先要认识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追求优异的防护能力?通风能力?还是在寒冬中温暖你的手,或者是抵挡雨水的浸润呢?下图中的手套,由左至右分别是 RST Tractech Evo R、Racer HAILWOOD、Racer RCR LIGHT SHORT,这些手套能成为暂时解决双手防护性的方案,至于为什么是暂时?稍后再向各位说明。
Racer RCR LIGHT SHORT
以台湾目前的季节来看,非常适合选购一双保暖与防水功能兼具的手套,下图的 Racer RCR LIGHT SHORT 在这三双手套中提供相当优异的保暖能力,因为它大量运用了一种名为 Neoprene 的布料,而这种布料被广泛应用在潜水衣上,具有柔软与保暖的特性,同时再加上 Polymax 防水透气内里,即使是双手畏寒的我,几乎难以感受到冬季寒风的侵袭。
有人常说,这种保暖手套戴起来会阻碍操作油门与煞车的细腻度,而在刚才提到的三双手套中,Racer RCR LIGHT SHORT 确实也有这样的问题,为了提供更好的保暖性,手套就是松松软软的一包,但是比起过往戴过的 Alpinestars 防水保暖手套,不仅穿戴的方便性大胜,就连抓握油门的手感也是更能让我接受的。
Racer RCR LIGHT SHORT 穿戴的方式很简单,只要手掌一塞再把魔鬼沾黏上即可,它既没有拉链,也没有其他繁复的穿戴方式,只不过对于过往习惯配戴长手套的我来说,要把外套完整地塞进手套内,就成了骑车前的例行工作之一,而袖口的魔鬼沾设计与其他品牌相较之下略有不同,钩状结构采用较短,外型与香菇神似的配置,与左侧腕带的环状结构搭配之下,这样的设计能降低魔鬼沾损耗,撕开时的声响较小,手感阻力也不大。
除了运用 Neoprene 布料与 Polymax 防水透气内里外,手掌部分运用了山羊皮革,同时也在频繁与握把接触的部位,以密集排列的小凸点来提供止滑能力,而掌心靠近舟状骨的位置配有软式缓冲材质,虽然不像高阶竞赛手套那般具有更高阶的防护力,但也能在意外当下减低伤害,拳眼处则是采用软式的 PU 护具,同时也是一双通过 CE 认证的手套。
有些读者一定会好奇,为什么这双 Racer RCR LIGHT SHORT 会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取名? Short 我想就不用多作解释,那至于 Light 呢? 答案就是具备了照明能力,在左手拇指第三个指节处配有一颗 LED,只要按压圆形按钮,就能切换恒亮、闪烁的方式,在夜晚环境下提供照明能力,如此一来就不用摸黑的在车厢内找东西,也不用掏出手电筒或手机,可说是相当直觉与快速,至于电力来源是透过两颗 CR2032 钮扣电池。
内容大纲
Racer HAILWOOD
有别于车友间常追求的 Alpinestars 或 Dainese,来自法国的 Racer 品牌似乎就没有获得太高关注,HAILWOOD 在分类上同样属于防水保暖抗寒手套,而且也是我最喜爱的长手套款式,至于为什么三双手套中,有两双防水保暖抗寒手套让我选择了 Racer 品牌呢?因为 Racer 成立于 1927 年,而品牌初期的主力是以设计、开发滑雪手套与护具,虽然与机车手套的性质有些不同,但防护的大方向并不会相差太远,保暖更可说是 Racer 手套开发的核心价值,因此能给我产生足够的信赖。
同样都是防水保暖抗寒手套,不过从外型上来看,HAILWOOD 就没有 RCR LIGHT SHORT 那般福相,那么究竟该如何让它提供保暖能力呢?采用 Thermofit Control 保温内衬似乎就是个解决之道,从肉眼看上去与铝箔有些类似,热的传递可分为三种,分别是热传、热对流与热辐射,即使是车辆处于静止的状态下,骑士的双手仍会慢慢散发出热,更别提骑乘时手部撞风,热能的散失可说是更为迅速,Thermofit Control 就是将热能保留在手套内,减缓热能散失的速度,虽然这样薄博一层的保暖能力不及 Neoprene 布料,但是对于油门、煞车与离合器的操作手感更为优异。
降低温度的方式有很多种,气候也是一项关键因素,而最常见的就是台湾多雨气候,HAILWOOD 使用了名为 Out Dry 的防水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先穿戴一层手扒鸡手套,再铺上其他皮革材质,不过这样的防水技术并不是绝对,随着水分吸收的越来越多会逐渐呈现饱和状态,雨水就会慢慢的渗出 Out Dry 防水层。
防水保暖手套最大的难题既不是保暖,也不是防水,而是如何在防水与透气间取得平衡,既要挡住水分入侵手套,又要同时让手套内部的水气向外散出,以维持骑士手部干燥之下,就成为了一道难题。
谈了防水与保暖机能后,HAILWOOD 在其他功能性也是面面俱到,掌心磨耗较高的部分也另外缝上皮革,不仅能提升对握把抓握的止滑性,更能让手套的耐用性提升。
HAILWOOD 在拳眼护具采用一种名为 Ergoflex 的高惰性材质,用手指按压可轻易感受到其具有相当弹性,在日常生活使用下可产生足够的缓冲。
与 RCR LIGHT SHORT 相较之下,穿戴 HAILWOOD 的步骤就会显得有些繁复,原因在于多了一条腕带,但也能降低事故时手套脱离的机率,而两处魔鬼沾的设计如同 RCR LIGHT SHORT,香菇外型的钩状结构与环状结构搭配,同样具有低磨耗、噪音小的优点。
Racer RCR LIGHT SHORT 与 Racer HAILWOOD 的差异性?
这两双手套虽然同样具备防水保暖抗寒的功能,不过在等级上与使用感受却有着相当大差异,以下我会针对保暖和操作手感这两大项,以 1~10 的等级替两双手套评分,而防水能力这部分,由于购入 RCR LIGHT SHORT 后,几乎是没有遇到大雨等级的气候,有待日后再替各位补充。
RCR LIGHT SHORT 虽然运用了 Neoprene 潜水布料,不过为了获得更佳的保暖效果,手套本体也做得更为厚实,在操作油门、煞车、离合器的手感会较为模糊,而 HAILWOOD 则是以 Thermofit Control 保温内衬来减缓手部温度流失,如此一来能减少手套的厚度,提升抓握手感,只是保暖效果就没有 RCR LIGHT SHORT 来得优异,由此可见保暖效果与操作手感成对比,就如同先前提到防水与透气间的平衡性,那么之前所配戴的 Alpinestars 防水保暖抗寒手套能获得几分? 我想它最终在保暖性能获得 8 分,但操作手感仅能拿到 3 分。
※由于无法获得条件相同的测试环境,防护性的差异就不进行比较
RST TRACTECH EVO R
看完两双偏向日常生活的 Racer 手套后,要来看看离现实较为遥远的竞赛手套,RST 是一间位于英国的人身部品制造商,对著名的曼岛 TT 与 BSB 赛事有着巨大贡献,而在这样的高强度比赛环境下,在防护性方面自然不容马虎,特别是将骑车视为职业的赛车手,虽然以编辑的立场来看,试车的严苛性远远不及赛事,但要是能在意外时减低伤害,多花一点钱投资在竞赛手套上可说是相当值得。
TRACTECH EVO R 在主要材料上运用了两层袋鼠皮,与牛皮手套比较之下,拥有较轻、薄的特性,不过薄这个特性在赛事中激烈的操作下,容易加剧手套的磨损,然而穿戴时对于油门、煞车与离合器的操作可说是易如反掌。
为了减轻手指按压煞车、离合器拉杆以及转动油门时对手套造成的磨耗,TRACTECH EVO R 在食指、中指与掌心做了加强处理。
而让这双手套提供优异防护性的重大功臣之一就是 Kevlar 克维拉纤维,也就是常被运用在防弹背心的材质,在同等质量下能提供比钢铁强五倍的抗拉能力,手套上黄黄的部分并不是生产上的瑕疵,而是另一种刻意展现技术力的方式,手套内里也能看见大大的 aramid reinforced 标示。由于摔车时人类的本能会以双手支撑,手掌处最常接触的部位为舟状骨,因此加入 TPU 滑块提升防护性,在意外当下让手掌以滑动的方式来减低阻力所造成的伤害。
TRACTECH EVO R 除了采用袋鼠皮与 Kevlar 纤维提供防护力,在关节处也是费尽许多苦心,像是隐藏在碳纤维材质的拳眼护具下,以及拇指关节处皆安装了一块黄色的高弹性缓冲材,犹如汽车坚硬的车体设计与安全气囊的双重保护,可有效减缓冲击力。
无名指与小指的桥接式设计为顶级竞赛手套相当常见的配置,能减低骑士落地时小指向外翻出的风险。
竞赛时双手出汗的机率大幅提升,在食指到小指的第二指节处设有透气孔,增加骑乘时气流引导至手套内部,降低手指因出汗而影响抓握感的状况。
TRACTECH EVO R 的固定方式较为特别,除了手腕的束带外,袖口处采用了双魔鬼沾的设计,魔鬼沾也以较为常见的细长钩状与环状结合,提供优异的稳固性。
比较喜欢戴哪一双手套?
如果要我从三双手套里挑出一双最喜欢的,坦白说还真的有难度,因为这三双手套各有特色所在,还得依据骑乘时的气候来搭配不同手套,像是去年三月份前往西班牙试乘 Ducati Diavel 1260 S,在海拔 1100 公尺的 Ronda,我仍觉得 Racer HAILWOOD 保暖能力有些不足;相较之下 Racer RCR LIGHT SHORT 的抗寒能力则是令人值得青睐,但手感较为含糊,对车辆的操纵会打几分折扣,虽然 RST TRACTECH EVO R 在手感为三者中最好,但要是在气温 15 度以下的环境使用,手指也许会僵硬到连煞车都无法操作!
结语
除了试乘环境的差异下,车款与手套的合宜性也相当重要,就好像踏入高级餐厅时,不会是穿着短裤夹脚拖与无袖背心。至于开头所提到的,这三双手套只是“暂时解决双手防护性的方案”,其实说穿了就跟女生的衣柜一样,永远少了那么一件衣服,虽然目前的气候仍偏寒冷,但俗话说未雨绸缪,赶紧找个夏季通勤用的短手套,以及竞技成分没那么多的长手套,又是另外的功课了。
其实手套的添购就如同买车那般,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因为一个品牌,或是别人也拥有就一昧地追求,而手套就和大多数人身部品属于消耗性产品,能有数双手套交替使用,也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至于许多人难以接受的操作手感,我想这是可以习惯的,而且不戴手套骑乘机车,并不会让你获得比 MotoGP 赛车手更强的技巧,就像那些喜爱在山道中驰骋的骑士,戴了上好的安全帽,两手空空的情况下,反倒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容易让双手遭受严重的伤害,有时间不妨去找双手套吧!
不过在这里也要奉劝各位骑士,人身部品的穿戴,仅是降低意外发生时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万灵药,拥有正确的骑乘观念,才能在路上骑得长长久久。
◆Webike-摩托百货:网格透气手套 商品页面 |
资料授权“小老婆汽机车资讯网”
“Webike台湾”编辑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