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大纲
聊聊关于 SYM TTLBT 北海岸试乘会
好久不见,我们是虎头山木木枭。
这次试乘到了 TTLBT ,这台车在刚正式发表的时候我们就相当好奇它实际上的表现如何,从 DRG/MMBCU 开始,开发这种双生车种就是 SYM 的强项之一。
这台车继承了 MAXSYM TL 的优良血统,这次在试乘之前我们相当期待 SYM 还能变出哪些不同的体验。
试乘会场
这次运气很好报名到了北区的试乘会 (而且还是最早的第一梯),想当初是在上飞机前的最后半小时抢的。(笑)
由于这次会实际让民众上路骑车,所以这次举办的地点是直接包了安娜咖啡的场地。
253新北市石门区中央路1之17号
携带驾照简单报到即可,预约制的好处就是不用傻傻的去现场排队阿!
场地的另一侧就是这次提供试乘的车款,每一梯次有五台,前后都有 SYM 的员工带队。
并且场地就直接坐落在台2线上,可以一边眺望大海一边赏车。
出发前简单说明车辆功能与注意事项后就出发了,往返的路线大约 13km,以这台车跑旅的特性来说,这个路线是简单体验这台车巡航感受不错的选择。
SYM TTLBT 外观印象
TTLBT 第一印象
老样子先从外观开始讲起,当时看到实车的第一印象就是:“阿!乌龟!”
厚重的线条层次,搭上较为宽大、大器的车身,整体的设计语汇给人一种稳重的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在细节上,据说这个外型是仿造乌龟游泳时在水面产生的波纹,也致敬象征多元地貌的等高线概念。

众多颜色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白色
共有消光白、消光蓝、消光黑三种颜色,三款颜色都不错看。
灯具设计
在头灯的设计上有点 DRG 二代的味道,上方的日行灯整合了方向灯的功能,同时也做了如同龟甲花纹般的设计,下方的鱼眼大灯则是有转向辅助照明的功能。
尾灯设计也呼应头灯走龟甲造型的设计,整体辨识度相当高。
坐垫与脚踏空间
毕竟是旅跑车款,坐垫是这台车的特色之一。
坐垫设计宽大,但可能是因为考量到置脚性的缘故,整体的坐垫海绵较薄、扎实,是比较偏硬的路线,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刚刚好的腰靠位置,巡航骑乘时相当舒服,不推不行!
以我们约 170~173 的身高来说,舒适坐姿 (靠在腰靠上) 的时候需要垫脚,如果停红灯时需要往前坐一点才会更有安全感。
置脚空间基本上也是绰绰有余,但前面斜踏板其实不太会踩到 (脚没有长到可以踩到斜踏版)。
喔对了,油箱盖的位置在龙骨,透过中控锁来控制。
车厢与侧箱置物空间
因为车体设计的缘故车厢空间并不大,是采比较深的设计,并且内附了一个车厢灯,这次带来一顶 SHOEI Z-8 (XL) 再外挂一个运动相机都能轻松盖上。
个人认为对有旅行需求的车友来说还是得加个后箱,如果是双人出去跨夜的旅行或露营,这个空间大概只装得下一个人的份量吧。
在马鞍箱的设计上,因为台湾法规对车辆宽度限制的缘故并没有太宽,基本上就是和把手的宽度差不多,再宽老实说也不太方便,这样刚刚好。
靠近排气管那一侧容量略小一点,每个马鞍箱上方都有提供置物网袋,目测整体的容量可以放个 2-3 套雨衣。
缺点是马鞍箱需要用钥匙开启……老实说挺麻烦的 ( 因为车子本身是Keyless的缘故 ),这就要看未来有没有厂商会推出比较方便的设计了。
这次也有体验马鞍箱快拆的系统,内侧的开关转一下就能把马鞍箱拉起来,挺直觉好用的。
SYM TTLBT 科技亮点
(应该) 是国产车目前最厉害的仪表板
除了刚才看到的外型,这台车会被称之为“堆料”的另个原因就是因为这块仪表版。
(转载自官方图片)
除了有辨识度相当好的 7″ 大萤幕之外 (比一支 iphone 的萤幕还大),TFT 全彩仪表在色彩上也相当赏心悦目。
另外这块仪表也支援触控,触控功能虽然不常使用,但多一个功能总是比较好,大家上手的学习成本也更低。
CARPLAY 的部分这次刚好没有体验到,但整体应该跟汽车上使用的逻辑相同,有兴趣的车友可以去实体店面玩看看。
实际在日间骑乘的时候,萤幕的亮度相当足够,仪表上也有显示即时的胎压、水温等资讯。
特别是即时胎压的显示功能,不管是旅行、通勤都超实用的功能,真要挑剔哪里不好的话,在定速设定上的显示没这么直观,刚开始骑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设定到定速。
操控各功能的开关主要集成在左侧,使用了手感相当不错的新式开关设计。
SYM TTLBT 骑乘感受
最后来聊聊关于 TTLBT 实际骑起来的感觉,这里先下一个结论:
舒服、沉稳、高品质的巡航感受
508cc、254kg,搭上了 45.6 ps 的马力,从数据面来看大家也能感受到它并不是以动力为主要诉求的车款。
如果要说它擅长什么,它最擅长的就是让你听着好听的 360 度点火双缸,把你舒舒服服的送到目的地,这点真的是无庸置疑。
没错,360 度点火双缸真的相当特别,听着这个扎实饱满的声浪,在巡航时是很棒的享受。
动力设定
平顺,是对 TTLBT 的动力表现最好的形容。
不论是低速起步、或是大力捕下油门时,TTLBT 在动力设定上都十分线性平顺,不会有突然踹你一脚的动力、也不会让你觉得力不从心,搭上电子油门这项配备,让整体的动力感就是“给多少来多少”,不论你是新手还是老鸟都能快速上手的设定。
此外整体重心的配置也相对较低,所以在操驾着它的时候就像是一台牢牢地抓在地面上的车,习惯之后相当不错的骑乘感。
引擎与传动的运转品质则是另个让人惊艳的部分。
怠速时极小的引擎震动令人印象深刻,骑乘时各转速域中也有不错的运转品质,这颗 508 的双缸+平衡缸的设计相当优异。
传动接合时也不会有多余的顿挫与抖动,以几乎无感的方式就能起步与进入滑行,这样子的整体设定不论是对骑车还是坐车的人都能有不错的体验。
风镜、悬吊、煞车等整体体验
先从风镜的部分讲起,这块风镜比预想中的还要更大片一些,而且是可以透过把手上的按钮来无段调整。
以笔者身高 173cm 来说,最低大约可以挡到肚子~胸口的风,最高则是到安全帽的镜片上缘。
整体来说相当够用、升到最高的时候安全帽的风噪声会安静许多,但如果你是经常跑长途的人推荐还是可以再往上升级,让整个头顶都能躲在风镜里。
煞车与悬吊基本上就是 TL 的那一套,以巡航来说煞车刚刚好、够用 (毕竟这台车动力也不算很大)。
前倒叉和后多连杆的设定则是预期之中的表现优异,整体的设定是走中庸带一点点路感回馈的感受,特别是后轴有多连杆的缘故,整体来说回馈算是细腻。
SYM TTLBT 整体心得
最后笔者想回到主题聊聊,老实说试乘过后到实际下笔分享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月,如果你问我对它记忆点最深的地方在哪里,那肯定是骑着车出门旅行的那份“自由感”。
这种汽车没办法给你的驾驭感受在机车上得以实现,但这份“自由感”在不同的车上又有不一样的感受,我想 TTLBT 应该就是属于一份成熟、舒适、游刃有余的自由感。
不论你是独旅还是结伴成行、不论你的旅行有没有目的,跨上这台车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像可以去到比平常更远的地方。
当然,毕竟论硬件配备、动力还是最重要的骑乘设定,一切都是为了带着你出发而量身打造的车款。
所以你说这个价格可以买吗?倒不如说你想和 TTLBT 一起来一场旅行吗?
我们是虎头山木木枭,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