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跑車、舊台北

 

 

人是會尋找歸屬感的物種,藉著對某些事物的經歷或意見一致,把自己與他人、組織甚至是地點連結起來,進而產生從屬感覺。

 

1965年秋末,美國有群人浩浩蕩蕩地來到台灣,準備在這裡拍一部叫聖保羅炮艇(The Sand Pebbles)的大製作電影,由二十世紀福斯出品。

 

製作團隊原訂幾個禮拜就能拍完,但因天候不佳耽誤諸多行程,這夥人前後在台灣待了近五個月才收工,包含本片男主角Steve McQueen,他在1965年11月16日抵台,直到1966年3月22日才離開,前往香港。

 

Steve McQueen 是六七零年代相當有名的美國一線男明星,演過不少經典大片,曾是好萊塢片酬最高的男演員。

 

綽號「酷王」King of Cool 的他私下出了名地愛車,無論四輪二輪,而且駕駛技巧頗佳,常下場參加不少比賽。

 

▲即使過世四十年了,Steve McQueen 仍然在各方面還保有知名度和影響力,是大眾文化上一個獨特的案例,你知道這樣一號人物曾在台灣騎車跑山嗎?

 

▲Steve McQueen 很會騎車,常親自下場比賽,曾代表美國參加1964 ISDT

 

除此之外,他也大大地影響了摩托車文化,最著名的就是在1971年的摩托車紀錄片On Any Sunday 擔任主角,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社群,他也在拍電影時主動加入一些經典的飛車追逐片段,大部分都是他親身上陣。

 

▲1971年上映的二輪紀錄片On Any Sunday,當時有不少美國青少年因此開始跨上摩托車

 

▲1963年的電影-第三集中營(The Great Escape),McQueen 在片中除了自己下場演出飛車追逐畫面,另外還要自己喬裝成追他的士兵,因為拍片時沒人趕得上他。

 

起初我對這位四十年前就過世的大眾人物了解不深,直到發現他曾來台灣拍電影,中間空檔時還會騎車四處閒晃,不知為何,我突然有股很強烈的衝動,想找出一切相關細節。

 

像McQueen 這樣一個人物,不難找到他拍這部電影的花絮,至於騎車的資訊並不多,除了為數不少的零星照片,顯然是記者跑去圍堵他拍到的。

 

其中有個網站就這些騎車照片做了異地考察,據悉McQueen 當時居住在台北市,所以作者分析了照片內的街景細節,並和同時期的台北街景做比較,最後列出了一個可能地點。因離家不遠,所以我趕緊跨上車實地走訪。

 

雖然是五十多年前的事,街景想當然有很大變化,但當抵達後,我站在那裏望向四周,總感覺不對,或許是這一切比想像地簡單,甚至有點太容易了,一時難以相信。

 

當我事後再次仔細端倪那些照片,我認為實際地點應另有別處,無奈照片中背景線索極其有限,難有明顯參考點,只能先盡力整理出一點頭緒。

 

▲我把手邊找到的McQueen 騎車照拼湊起來,用此來獲得更完整的背景建物,找出可能的參考點。這幾張拼湊的依據是背景建物連續面和天上電線走向

 

 

 

▲這是第一張有明顯參考點的照片,為後方的三層樓建物,右方的公車招牌無法辨識,否則應能很快破案。

 

從McQueen的衣著和車輛細微變化來判斷,他起碼被拍過四次,其中兩次在同一處。這個地點背景空曠,人車稀少,有零星的建築物,搭配台北城的發展歷史,我列出了可能的大範圍,再逐一找尋,斷斷續續找了幾個月。

 

去年某天,我在一張老台北的照片上發現一個建築物,上面的開口設計引起我的注意,幾經確認後,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兩次的拍攝地點,就是今天的台北市仁愛圓環,至於那個開口的建築物至今依然健在,是台北市立仁愛國中。

 

▲就這樣找了好幾個月,某天看到這張照片時,右邊的建築物引起我的注意,似乎與上一張照片背景類似

 


▲經多方考證,該建物為台北市立仁愛國中,這是今日的校舍西北側,雖然後經增建成四層樓建物,但西側的開口設計仍然沒變。

 

另外一個讓我更確定的參考點是一棟同樣三層樓的建築,外觀較特殊,幾經查證是1964年落成的菲律賓大使館,位於仁愛圓環西南隅,是台灣建築大師王大閎的作品,後在2001拆除,原址重建一棟12樓高的大樓,為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

 

▲這是另一張有清楚參考點的McQueen 騎車照,右邊的建築和左邊的人工建物是另外兩個參考點,但即使是這樣,也只比大海撈針好一些而已。

 

▲但在找出仁愛國中後,一切似乎就簡單多了,前方這棟三層樓的建築物就是上面照片右側那棟,為1964年落成的菲律賓大使館,為台灣建築大師王大閎設計,後在2001年拆除

 


▲菲律賓大使館在拆除後,原址重建了一棟12樓的玻璃帷幕大樓,目前叫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

 

從其它照片判斷,Steve McQueen 當時應是在敦化路(今敦化南路一段),或仁愛路四段上騎車,向南(東)進入仁愛圓環。

 

1960年中的台北市敦化路向南只到圓環便結束,而圓環東側的仁愛路四段也尚未開闢,加上上述都市開發因素,這裡人車相對稀少,順勢成了McQueen 騎車解癮的遊樂場。

 

▲1967年的台北市仁愛圓環航空照,可以清楚看見垂直的敦化路和水平的仁愛路四段,此區有大片田地,穿插著零星建物,右側「工」字即市立仁愛國中校舍。

 

如果放大一點看,他可能往北騎過復旦橋(1959年開通),經過中正路(今八德路)圓環,再往南繞回仁愛圓環,至於為何有兩次都在這裡拍照,個人覺得有其它理由。

 

▲1959年2月台北市復旦橋開通典禮,照片中的銅像為今日八德路(昔中正路)與敦化南路口,車隊由北往南行駛。

 

這五個月裡,整個拍攝團隊都住在圓山大飯店內,但根據McQueen第一任妻子Neile Adams 的回憶錄,他們一家四口在抵台不久後就改移居至一幢獨棟平房,位置很有可能是今天的台北敦南郵局(三普門第大廈,忠孝東路四段170巷9號),此處距仁愛圓環相當近。

 


▲這是1965年11月17日的台灣民聲日報報導,文末提到Steve McQueen 在陽明山有一個住所,但這消息很可能只是煙幕彈,他們一家應是住在今日台北東區巷弄的一個獨棟洋房。

 

也就是說,只要McQueen 哪天沒戲要拍,他會從車庫裡牽出摩托車,到家外面的大路(今敦化南路/仁愛路四段)上騎來騎去,這種人物一但有固定下戲行程,自然是記者的好消息,也就成了這些騎車照片的來由,雖然只是個人推斷,但不無道理。

 

根據部分網站指出,McQueen 有時會在酒吧外跟美軍騎車較勁,輸了得請對方喝酒(想當然他請客的機會不多) 。

 

但任何一個愛騎車的人都知道,單在市區內晃晃是沒辦法滿足的,所以這段時間裡McQueen 也會跟友人騎車跑山,對,你沒看錯。
跟他一同跑山的人叫John Norris,當時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因跟隨父親移駐台灣而來。在一次與本片電影團隊的派對上,導演Robert Wise 邀請他擔任McQueen 的走位替身,兩人因此相識,加上有個摩托車的共同嗜好,所以有機會便相約騎車上位於台北市的草山(即今日陽明山),直到國家公園處折返。

 

▲除了在市區閒晃,McQueen 也會跟友人一同騎車上山,對象就是在台拍攝期間擔任他走位替身的John Norris(中) ,右為同電影的女主角Candice Bergen。

 

John Norris 在年邁時曾於一段訪談中提及此事,如果就時空背景來看,當時上草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今天的仰德大道,所以若你往後騎車行經此路,可別忘記這段故事。

 

很明顯地,無論你是甚麼身分,或身處在甚麼年代,只要喜歡騎車,行為模式都不會差太多(笑)。

 

至於照片中McQueen 騎的那台小車,是1966 SUZUKI T20 Racer。鈴木的二行程引擎技術在六零年初開始突飛猛進,65年推出史上第一台六檔變速的摩托車T20 Super Six。

 

▲1965年SUZUKI 推出使上第一台六檔的摩托車-T20 Super Six,性能優異,後再推出整流罩版本的T20 Racer,即McQueen 在台灣的坐駕。

 

1966年初,公司準備了幾台以T20 簡單改裝而來的T20 Racer,運到美國以參加該年三月在佛羅里達州舉辦的DAYTONA 200大賽,藉此宣傳新車,但沒想到同時間在台灣的McQueen 也拿到一台。

 

 

▲就時間點來看,台灣的這輛二衝小跑車很可能是SUZUKI 官方提供,但論McQueen與TRIUMPH 之間的關係,兩者應有合約,McQueen很可能無法在公開場合騎乘它牌車輛,這或許解釋了為何在某些照片中看不到車上的SUZUKI 字樣,畢竟他可不想在一群拿著相機的國際記者前面被拍到吧。

 

▲此為舊日本電影雜誌報導,當年可能就在仁愛圓環圍堵這位大明星

 

▲這個則是舊日本摩托車雜誌,報導McQueen 正在台北街頭測試T20。

 

其實做這個專題,中間牽涉到的不只是摩托車或McQueen,更多是關於台北。住了三十多年,我有時仍對這裡的歷史感到陌生和好奇,我不確定是想藉此專題來找尋與McQueen 的連結,還是跟這座城市的連結,或是兩者都有吧。

 

獻給所有跟我一樣迷戀摩托車/電影/照片/建築/McQueen 和老台北的同好。

 

資料提供「空冷二氣筒 Air-Cooled Twin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

活動主banner370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報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