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十万级距你选谁?“RACING S 150/六代劲战”!

大家好,我是大叔。

 

如果你有十万的预算,你会选择国产 150c.c. 级距中凶狠的 Racing S 150 ABS?还是国产神车的 Cygnus Gryphus 125 ABS?“越级打怪”同常用来形容玩家挑战比自己等级高的关卡魔王。

 

这次编辑部用“十万预算”作为门槛,选择末端售价接近的车款做为评比对象,把 150c.c. 级距最夯的 Racing S 150 ABS 与目前 125c.c 级距中唯一搭载水冷引擎的六代劲战跨级对决。

 

在排气量高出一个级距的差异下,有着弯道情人美称的 Kymco Racing S 150 与传奇神鹰的 Yamaha Cygnus Gryphus 125 ABS 到底该怎么选择?就让编辑部告诉你吧!

 

按照惯例,编辑部将安排以下几样测试项目:

马力机实测数据
0-800 M 加速测试
绕锥测试
煞车测试
车辆细部介绍

马力机见真章 轮上马力揭晓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除了官方数据外,实际的轮马力输出更是许多读者与准车主关心的。这次测试的两辆车皆是符合七期环保规范,先来看看实际的马力值有多少吧。在测试前先将胎压调整至标准值,将测试误差变因降至最低。

 

在定传动的设定下, Racing s 150 ABS 拉出了 10.5 Hp @ 7,796 rpm / 12.1 Nm @ 4,028 rpm 的数据,可以看见动力曲线过了八千转后便开始下降。

 

我们再来比对 Racing S 150 ABS 五期与七期车款的马力数据,可以发现五期的 Racing S 150 竟然有着高达 12.0 Hp 的轮马力!从曲线图来看,五期 Racing S 150 从六千五百转后一直延伸到八千五百转,不仅动力带比七期车款更广,出力更是多了一个档次。只能说碍于法规,七期车款的动力下修不少啊~

 

六代劲战同样也上马力机实测,得到了 9.6 Hp @ 7,928 rpm / 9.9 Nm @ 3,728 rpm 的数据。

 

从曲线图上来看,虽然六代劲战在马力、扭力都略逊于 Racing S 150 ABS ,但是高转尾段的延续性还是六代劲战较佳。在排气量看似决定一切,那真人 PK 也如此吗?

0-800 M 加速测试!排气量的鸿沟,能否轻易跨越?

按照惯例,由大魔王 Singer 与编辑大K担任测试车手,两名车手先行过磅,较轻的车手则以压舱物进行体重差异的补偿。

 

测试车手一号
Singer 装备体重:101.7 kg

测试车手二号
编辑大K 装备体重:114.7 kg

 

压舱物
重量:13.0kg

(大K啊,又比上次多了一公斤啦,再这样下去车厢装不了这么多饮料,真的要改成杠片囉)

 

同样在出发之前,再次确认两台车的冷胎压值,并将胎压调整至标准值。

 

两辆车皆以 QSTARZ 6000S 作为测试仪器,在第一趟后,回到起点并且对调路线。第三趟起更换车辆与压舱物并再次测试,第四趟则对调路线,如此为一回合测试。每辆车皆完成两回合测试,取最佳成绩作为最后结果。

 

先将压舱物放至六代劲战车厢内。

 

擅长尾速表现的六代劲战是否能胜过有着压倒性动力的 Racing S 150 ABS ?

 

枪声一响后 Racing S 150 ABS 与六代劲战差不多是以相同的速度离开起点,但随着车速逐渐提升,到了 50km/h 后已经逐渐将两车间距拉大,在接近末速的 80km/h 后段,更是将差距加大至最少十个车身以上。

 

换车再战!同样的将压舱物换至 Racing S 150 ABS 内。

 

同样比测两趟,结果似乎和前两趟相差无几, Racing S 150 ABS 都以压倒性的差异领先六代劲战。

 

调出数据, Racing S 150 ABS 以 39.020 s / 90.359 km/h 的成绩小胜六代劲战的 40.256 s / 89.100 km/h。较为特别的是,在后几次的数据中六代劲战有逐渐拉近差距的状况!并非六代劲战变快了,而是 Racing S 150 ABS 的速度变慢了,编辑部研判是因为当天的温度与气冷引擎的特性所致,气冷引擎较容易因温度攀升而左右动力的表现,而水冷引擎能让引擎的表现维持在较稳定的状态,不易受到外在气温与引擎温度的影响。

 

凭借动力较大的优势, Racing s 150 ABS 在加速项目拿下一成,较为可惜的是因为风向等因素,在同样的条件下,六代劲战竟然没有跑进 90 km/h ,只能以一秒多的差距饮恨,如果再多两百公尺,那结果是不是会有所改观呢?

(备注:每回测试气温、风向、风速皆有不同,仅当次评测数据才有参考意义!)

弯道情人是否名符其实! 24 M 绕锥测试

Racing S 150 ABS 轴距只有 1,270 mm ,比起 JET SR 的 1,290 mm 再短上一些, 150c.c. 的动力加上短轴距,应该能在绕锥项目有不错的表现。果不其然,虽然车重稍重,但在短轴距与强调起、中的传动设定下, Racing S 150 ABS 的操控性相当优异,液压成型车架的高刚性让车身动态在连续翻转与回正表现上同样稳定,不枉“弯道情人”的美名!

 

六代劲战则是维持一惯的调性,长轴距加上温和的传动调整,还有支撑性略显不足的前叉设定,让六代劲战的绕锥测试表现依旧是不愠不火。依旧是要换成高速弯道,六代劲战才能发挥其优势。

 

最终,Racing S 150 ABS 以 6.4 秒验证弯道情人的实力。

60-0 Km/h 煞停测试

又是东、西方 ABS 系统大战,使用 BOSCH ABS 10 的 Racing S 150 ABS 对上使用 ADVICS 第三代 ABS 系统的六代劲战,到底鹿死谁手?测试条件如下:加速至 60 km/h 后煞车,在第一趟只使用前煞车,第二趟只使用后煞车,第三趟则是前、后煞车同时使用,如此重复两回合取最佳成绩。

Racing S 150 ABS
只使用前煞车
煞停结果为:1.987 秒, 煞停距离为 16.602 公尺。

只使用后煞车
煞停结果为:3.772 秒, 煞停距离为 30.577 公尺。

 

前 + 后煞车
煞停结果为:1.798 秒, 煞停距离为 15.341 公尺。

 

CYGNUS GRYPHUS 125 ABS
只使用前煞车
煞停结果为:1.846 秒, 煞停距离为 14.055 公尺。

只使用后煞车
煞停结果为:3.767 秒, 煞停距离为 30.082 公尺。

 

前 + 后煞车
煞停结果为:1.615 秒, 煞停距离为 13.565 公尺。

 

同样碍于碟盘尺寸大小,虽然 Racing S 150 ABS 已具备超规格的前 240MM / 后 200mm 碟盘,但与六代劲战的巨大尺寸相较,还是吃了点亏,不然以 BOSCH ABS 的稳定度与回馈手感来说,或许有机会能翻盘。

车辆外观介绍

Racing S 150 ABS
Racing S 150 ABS,可说是集光阳工业多年造车工艺大成的经典车款之一。从 125c.c. 版本再进化至到 150c.c 版本,凭借著高刚性的外露式液压成型车架,与强劲的 V.V.C.S 可变汽门引擎缔造出相辅相成的硬派操控性格,直接从弯道情人晋升为弯道杀手。

 

车首的 LED 方向灯。

 

霸气的车头造型,左右两侧的条状 LED 日行灯加上水泥灰与赛车红的配色,让 Racing S 150 ABS 更具侵略性与运动感。

 

搭配 Noodoe 系统,让整体质感更上一层。

 

右手把总成,上方的橘灰色按键用于控制 Noodoe 系统,大灯已经废除,只剩下方的引擎启动键。

 

左手把总成:由上而下分别为;近 / 远灯切换、方向灯与喇叭。

 

多合一钥匙孔与一旁的 5V USB 充电座。

 

置物挂钩。

 

前置物空间可以放进一瓶 600c.c. 的饮料瓶。

 

前轮框采用五幅十爪设计。配上亮眼的赛车红营造出浓厚的竞速风格。

 

前煞车碟尺寸为 240 mm ,搭配单向双活塞卡钳。

 

独特的外露式液压成型车架,让 Racing S 车系有着近似档车风格与硬派的操驾感受。

 

与打档车类似的后脚踏。

 

黑、灰双色椅垫并以红色缝线营造出浓厚竞速感。

 

置物空间中规中矩,属于长形走向设计,整体容量上不亚于六代劲战,但空间运用的设计就没有六代劲战来的让人惊艳。

 

以 L 尺码的 Shoei X14 全罩帽测试看看是否能够置入。

 

结果差了一点,无法阖上坐垫。

 

分离式后扶手同样以赛车红点缀。

 

充满竞速感的 Racing S 字样。

 

在车厢底下有隔热垫设计,稍稍隔绝由引擎传来的高热。

 

V.V.C.S 可变汽门设计兼顾高、中、低转速的动力。

 

加长的内后土除。

 

双避震设计。

 

整流器位于后避震上座中间。

 

后轮轴旁的 ABS 感应盘。

 

造型流线的排气管饰盖。

 

后煞车盘尺寸为 200mm 。

 

搭配单向双活塞卡钳。

 

颇具仿赛车风格的后牌架组。

 

双 U 型 LED 导光条定位灯,识别度相当清晰。

 

LED 方向灯除了造型优异外,更是许多车友异种改装的首选。

CYGNUS GRYPHUS 125 ABS

已经进化至第六代的劲战,除了外观重新设计外,更是导入 Blue Core 水冷引擎与 VVA 可变汽门结构,并以神鹰之名重新立足于国产 125c.c. 级距中,增加豪华质感与骑乘乐趣的六代劲战,在推出后立刻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LED 鹰眼大灯。

 

具有同级车最大的前煞车规格,245mm 碟盘加上单向双活塞卡钳造就出强大的制动力。

 

轮框造型为三幅六爪设计,兼具轻量化。

 

左手把总成。

 

极简的右手把总成。

 

单色液晶显示萤幕。

 

折叠式置物挂钩,注意有防跳脱设计。

 

飞旋式后脚踏。

 

可以放下 L 号 Shoei X14 全罩安全帽,还有空间能放置雨衣等物品。较深的车厢设计思维跳脱国产同级对手,至少不用再当帽奴了。

 

采用分离式后扶手设计。

 

强调节能的 125c.c. 水冷 Blue Core 引擎,还有 VVA 可变汽门辅助。兼顾低、中、高转速狱的动力输出,可惜排气量不够,如果能够升级 NMAX 155 的引擎,或许在动力上就能扳回一城。

 

独特的尾灯造型,有着自家大型重机的影子。

 

较为可惜的是方向灯未能如大灯、尾灯一并 LED 化!使用传统灯泡的前后方向灯也给车主多个升级的空间与借口。

大叔碎碎念

不同级距,相同价格该怎么选?

弯道情人对上传奇神鹰,这戏码似乎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编辑部以跨级打怪之名,看看脱胎换骨后的六代劲战是否有能力叫板升级后的 Racing S 150 ABS,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对决,但实际上若以价格来看其实两台车的差异还比排气量级距更为接近。

 

虽然都以运动化为指标,但在 Racing S 150 ABS 上看到的是更具侵略性与充满肌肉线条的外观,而且在配置上更偏向运动化的硬派设定,但这也造成了 Racing S 150 ABS 的硬伤,拜高刚性的液压成型车架所赐,少了点近年在赛车工程里强调的“刚中带柔”特性,过于斯巴达的操控也让骑士需要具备更高的技巧来驾驭。

 

反观六代劲战虽还是强调运动气息,但实际上设计理念已朝向较为柔性的调性,原厂长轴距与偏尾速取向的设定,让六代劲战更为平顺好骑,长途骑乘的舒适度上更是有别前几代强调战斗气息的劲战车款。若要释放狂野的灵魂,得额外花费改装,更是印证 Yamaha 车款“欠改”的都市传说。

 

这两辆车在含牌险后的价格相差无几,如有十万元的预算该怎么选呢?大叔觉得 Racing S 150 ABS 像是快速直球,直来直往以球威压制打者。而六代劲战则像变速滑球,看似直球却能利用尾劲迷惑打者。如果你是那种动力至上见弯就杀,强调动力与操控的狂热份子,那 Racing S 150 ABS 自然是首选。若你想在操控与舒适性间取得平衡,使用面向偏长途通勤与常常出远门旅行的,有水冷引擎加持的六代劲战是你不可放过的车款。

 

那,看到这边或许会有人问,为何不找同为水冷引擎的 PGO Tigra 150 ABS 作为评测对象?一是因为 Tigra 150 ABS 的价格突破 110,000 大关,二是 Tigra 150 ABS 还没有七期规范机种出现,所以就没有列在评比对象内囉。

 

我是大叔,下次见。

 

原文出处:RACING S 150 V.S 六代劲战!十万级距你选谁?

 

资料授权“小老婆汽机车资讯网

“Webike台湾”编辑部编辑

この记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报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