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進化,濕地抓地力、耐磨性、高速穩定性再升級!MICHELIN Road 6系列輪胎深度評測

擁有超過20年歷史的米其林Road系列運動旅行輪胎,始終致力於為騎士帶來更全面的駕駛體驗。全新一代Road 6 輪胎不僅繼承了系列一貫的優點,更在乾濕地抓地力以及高速穩定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讓騎士無論面對何種路況,都能自信掌控,享受騎行樂趣。

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Road系列最新力作——Road 6和Road 6 GT,解析其創新科技和優異性能,並分享實際試駕體驗,為您揭開這款全天候運動旅行輪胎的神秘面紗。

四年來首次換代,濕地抓地力、耐磨性和高速穩定性大幅提升

MICHELIN Road系列輪胎專為追求輕鬆旅程的騎士而生,即使輪胎逐漸磨損,依然能提供卓越性能和安全騎乘體驗,讓騎士無後顧之憂地享受旅程。該系列輪胎在乾濕地面的穩定性、耐用度和均勻磨耗方面取得完美平衡,並具備優異的高速穩定性。與前一代Road 5相比,Road 6在濕地抓地力、耐用度和高速穩定性方面均有5-15%的顯著提升,讓騎士安心享受騎乘樂趣。

自2018年推出Road 5以來,Road 6經過了四年的換代。不僅繼承了Water EverGrip技術,還優化了胎面設計。側壁採用了顯示標誌的高級觸感設計。

自2018年推出Road 5以來,Road 6經過了四年的換代。不僅繼承了Water EverGrip技術,還優化了胎面設計。側壁採用了顯示標誌的高級觸感設計。

 

前作Road 5和新作Road 6(黃色線)的比較顯示,濕地抓地性能提升了15%、耐磨性能提升了10%、高速穩定性提升了5%,在五個項目中提升了三項。

前作Road 5和新作Road 6(黃色線)的比較顯示,濕地抓地性能提升了15%、耐磨性能提升了10%、高速穩定性提升了5%,在五個項目中提升了三項。

 

在Z900RS和Tracer 900上比較Road 5和Road 6,在R1250RT上測試Road 6 GT

一直以來MICHELIN輪胎都是編輯騎乘公路機車的首選,目前MT-09就裝配著運動性能取向的Power 5輪胎。然而最近聽聞MICHELIN的Road系列輪胎進行了升級,為了親身體驗這些改進,參加了MICHELIN舉辦的試駕活動。

其實早在2018年,編輯便就體驗過Road 5輪胎,當時它在濕滑路面的出色抓地力和舒適的騎乘感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驚嘆於旅行輪胎也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無論是在路況多變的郊區,還是擁擠的市區,Road 5 的性能表現都非常出色,因此我也經常將其推薦給我的客戶。

如今Road 6帶著全新的升級捲土重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體驗它带来的進化。在MICHELIN精心準備的試駕活動中,編輯分别在Z900RS和Tracer 900上比較了Road 5和Road 6的差異,並在BMW R1250RT上體驗了Road 6 GT的魅力。

試駕者是Webike編輯楠山泰生,一位中級的資深騎士,享受旅行、賽道和越野騎乘。他也參加了前作Road 5的試駕會。

試駕者是Webike編輯楠山泰生,一位中級的資深騎士,享受旅行、賽道和越野騎乘。他也參加了前作Road 5的試駕會。

【彎道試駕報告】前輪輕盈!能夠靈活傾斜

Road 5給我的初印象就是平易近人,它提供了舒適的騎乘體驗和均衡的操控性,即使長途騎乘也不會感到疲勞。在彎道中它展現出近似Power 5的抓地力,即使在高速壓彎時也能保持穩定,讓我對其性能充滿信心。

Road 6則在操控方面更上一層樓。相較於Road 5,Road 6的前輪氣壓設定似乎略高,在低速巡航時能明顯感受到車頭變得輕盈,轉向更加靈活。同時路面回饋也更為清晰,騎乘者可以更直接地感知路面狀況。

而在高速行駛時,Road 6前輪的表現同樣出色。在重刹入彎的情況下,輪胎的剛性提供了更強的支撐性,有效抑制了前叉的壓縮,提升了操控的穩定性。

至於後輪方面,Road 6在乾燥路面的抓地力與Road 5相比沒有明顯差異,但依然保持在一個很高的水準。即使像我平常習慣使用運動型輪胎的騎乘風格,在出彎時大扭力加速,Road 6依然能承受住強大的負荷,保持穩定的循跡性,給予我充足的信心。

騎乘Z900RS,主要在彎道上駕駛。

騎乘Z900RS,主要在彎道上駕駛。

 

【濕地性能試駕報告】在濕地也有如此表現,讓人印象深刻

在濕滑路面上,Road 5和Road 6在煞車距離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但都能在短距離內煞車。在緊急煞車時,能否避免事故在於輪胎的抓地力和濕地抓地力。Road 5和Road 6是能夠提供安全感的輪胎。胎面設計繼承了MICHELIN近年的特有花紋,且在濕地表現有增強。

在濕滑路面上的蛇行測試中,得益於Road 5和Road 6高排水性能,可以在一定的傾斜角度和節奏下行駛。就新舊輪胎的差異而言,雨天駕駛時常用的「大約10度傾角時的溝槽比例,即排水性能」有提升。

在蛇行測試中,故意強力操作油門,後輪略有滑動跡象,但仍能保持穩定,這讓我感到印象深刻。

在2檔、50-60km/h的全力剎車測試中,ABS迅速介入,手把和踏板震動,但依然能穩定停下。

在2檔、50-60km/h的全力剎車測試中,ABS迅速介入,手把和踏板震動,但依然能穩定停下。

 

Road 6的胎面溝槽面積比例,即空隙率為14%。黃色線代表Road 6,可以看出淺傾角時的溝槽面積比Road 5增加,這在濕滑路面上提供了穩定性能。

Road 6的胎面溝槽面積比例,即空隙率為14%。黃色線代表Road 6,可以看出淺傾角時的溝槽面積比Road 5增加,這在濕滑路面上提供了穩定性能。

 

MICHELIN Water EverGrip技術在Road 6中也得以保留。胎面設計為向輪胎內部擴展的寬槽,確保即使在磨損後也能在濕滑路面上保持高排水性能。

MICHELIN Water EverGrip技術在Road 6中也得以保留。胎面設計為向輪胎內部擴展的寬槽,確保即使在磨損後也能在濕滑路面上保持高排水性能。

 

【高速試駕報告】高速變換車道時,感覺車重減輕了10公斤

在高速公路上以 100km/h 的速度測試,Road 5 和 Road 6 在緩慢變換車道時幾乎沒有區別。 然而在需要同時操控手把和油門的快速變換車道時,Road 6 的車身動態反應更加輕盈靈活,大約減輕了 5% 的重量感,相當於 10 公斤的差異。 這可能是由於 MICHELIN 將 Road 6 的輪胎氣壓略微提高,在保持穩定性的同時,增添了些許靈活性。

 

在Tracer 900和R1250GT上進行高速測試。車道切換的感覺非常輕盈!

在Tracer 900和R1250GT上進行高速測試。車道切換的感覺非常輕盈!

 

【Road 6 GT試駕報告】Road 6 GT非常適合重量級車型

我們還體驗了專為重量級車型設計的Road 6 GT輪胎。這款輪胎在後輪增加了一層聚酯胎體,增強了結構,以應對長途旅行和高速行駛帶來的挑戰。

想象一下,在炎炎夏日,您騎著重型摩托車進行長途旅行,中途休息時檢查後輪胎,可能會發現中心胎面變得粗糙。這種磨損不僅來自於大馬力產生的熱量,也來自於車重造成的輪胎變形。而輪胎一旦開始磨損,其壽命也會隨之縮短。

Road 6 GT的高剛性設計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它不僅可以提升重量級車輛的操控性,還能有效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雖然在短暫的試駕中無法完全體現Road 6 GT的全部優勢,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它在保證濕地抓地力和操控靈活性的同時,也能輕鬆應對高速行駛和承載重型車輛的需求。對於那些熱衷於駕駛CB1300系列、ZRX1200 DAEG、BMW R系列、FJR1300系列等車型進行長途旅行的騎士來說,Road 6 GT無疑是理想之選。

Road 6 GT(右圖)通過增加一層聚酯胎體(綠色部分),適用於重量級車輛進行雙載旅行,確保高剛性和穩定性。

Road 6 GT(右圖)通過增加一層聚酯胎體(綠色部分),適用於重量級車輛進行雙載旅行,確保高剛性和穩定性。

 

MICHELIN 旅行系列的最新力作 Road 6 輪胎,歷經 20 年的精雕細琢,在輪胎壽命、低溫抓地力、濕地抓地力、操控性、以及抑制磨損性能下降等方面,達到了極致平衡。透過結構、材料和花紋的創新升級,Road 6 不僅提升了騎乘樂趣,更增強了前輪剛性,帶來更精準的操控體驗。此外,濕地抓地力的提升,尤其讓重型車款更能明顯感受到 Road 6 的全面進化。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報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