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V3電動渦輪增壓已有可行駛的測試車!或考慮用於賽事開發中?

在1月28日舉行的「Honda 二輪事業說明會」中,官方披露了多項新資訊。去年發表的概念車電動渦輪增壓V3引擎,已正式進入行駛測試階段,根據Honda高層的試駕印象,該車輕量且動力強勁,完成度極高。此外,會中也針對全球市場市占比、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與Nissan日產之間的業務整合等議題進行探討。

Honda 二輪高層熊本親自試駕!電動渦輪 V3 駕馭感受如何?

在本次面向投資者的「Honda 二輪事業說明會」中,Honda二輪事業負責人加藤稔先生及電動摩托車負責業務主管三原大樹先生出席發表。會議除了討論Honda在全球銷售表現及未來預測之外,最引人關注的焦點,莫過於電動渦輪增壓V型3缸引擎的最新進展。

照片左起為 Honda 本田技研工業執行役、二輪暨動力產品事業本部長 兼 二輪事業統括部長 加藤稔先生;右為 同執行職、電動事業開發本部二輪暨動力產品電動事業統括部長 三原大樹先生。

在2024年秋季EICMA米蘭車展中發表的電動渦輪增壓水冷75度V型3缸引擎概念車。此為世界首款搭載電動渦輪增壓器的摩托車,定位於大型二輪車。Honda朝霞研究所亦展示了實車。

 

全新設計的 V3 引擎採用電動增壓器,不受引擎轉速影響,可自主控制增壓,實現了低轉速時即具備的卓越反應性能。同時,透過緊湊的V3 引擎設計,即使在空間有限的自行車上,安裝位置也具有高度的自由度,有助於實現質量集中化。此外,由於設計上不需要額外配置中冷器,因此達成了整體重量的輕量化目標。

作為一款完全創新的摩托車,尚無人駕駛過的 V3 渦輪已引起廣泛關注。加藤先生表示:「這款引擎是內燃機領域的一次全新挑戰,目標是讓大家更深刻地體驗駕駛摩托車的樂趣以及擁有它的喜悅。這款新引擎不僅追求駕駛性能,還實現了高燃油效率和低排放的環保性能。我們將繼續開發,朝量產邁進,請大家期待。」他更明確提到該引擎將進一步朝市售化方向推進。

在答問環節中,加藤先生透露他已駕駛了測試車。「雖然說太多細節可能會被罵,但我兩週前在熊本(Honda 工廠)試駕了。」

他補充說:「雖然不能透露具體排氣量,但這款引擎和車體都非常緊湊,輕量化設計加上全域電子控制增壓,讓整體性能非常強大。目前仍是測試車,但我們將全力以赴,朝目標繼續開發,敬請期待。」

去年秋季 EICMA 發表時,曾公開了引擎進行台架測試的影片。到2025年1月,開發顯然已邁進新階段。從加藤先生的評論中可以感受到這款摩托車的駕駛樂趣。雖然市售時間尚未明確,但其駕駛感受無疑會受到更多關注。

 

加藤先生在說明會中談到 V3 渦輪。作為 V3 引擎的市售車型,上一次亮相已是 40 年前的 NS400R。該引擎搭載於鋼管車架和單搖臂車體中。

米蘭車展發表的影片展示了引擎台架測試及測試車手的監控畫面。加藤先生能試駕是否意味開發已進一步推進?

 

V3是否瞄準比賽!?有望參戰WSSP

另有相關人士透露:「V3正以參加比賽為目標進行開發。」儘管比賽的具體細節尚未明朗,但可能是針對FIM超級運動世界錦標賽(WSSP)進行準備。

WSSP是以搭載4行程引擎的公路用摩托車為基礎的比賽,規則限制包括:四缸600cc以下、三缸675cc以下、雙缸750cc以下的排量。然而,近年來由於參賽基礎車型的停產,比賽允許進行性能調整,例如採用限制器,並允許像Triumph的765cc Street Triple RS和Ducati的955cc Panigale V2這樣的車型參賽。此外,Yamaha已宣布將從2025年開始使用888cc的YZF-R9參賽。

Honda目前以CBR600RR參賽,但V3渦輪引擎可能成為其後繼車型的選擇。雖然「渦輪」參賽需要修改賽事規則,但即便沒有渦輪,V3也可能展現強大的競爭力。此外,WSS近年來為引入新車型而靈活調整規則,或許未來也能支援渦輪引擎的參賽。是否會如此,值得期待。

Yamaha的YZF-R9:左側為比賽版,右側為公路標準版。這款基於MT-09的888cc三缸引擎,搭載專屬鋁合金車架,馬力111PS,車重僅195kg,輕量化設計出色。或許成為Honda V3的強勁對手?

 

新型電動車或以160cc排量相當性能於2026年初登場?

除了V3渦輪引擎,Honda在說明會上還提到了一些其他亮點。在2024年秋季的米蘭車展中,Honda發表了兩款電動概念車型:「EV Fun Concept」和「EV Urban Concept」。在此次說明會上,Honda再次確認將於2025年內實現量產。

EV Urban Concept的具體輸出馬力此前並未公開,但三原先生透露:「相當於6kW(8.2PS),排氣量相當於160cc」。目前大多數電動代步車的性能僅相當於125cc以下、馬力低於1kW,而EV Urban Concept的動力表現則遠超此水準。此外,他還表示:「我們希望能在明年初推出。」

EV Fun Concept是Honda首款電動跑車。其性能相當於內燃機中量級車型,搭載固定式電池,續航里程超過100公里,並支援快速充電功能。

EV Urban Concept則是Honda從零開始重構的都市電動移動工具。其排氣量相當於160cc級別,屬於普通二輪級車型,專為城市通勤設計。

 

在歐洲市場奪得份額第一,但中國製造商的崛起成為威脅

Honda在銷售數據與市場份額方面透露了新信息。2024年,Honda在37個國家和地區創下歷史最高銷量,總生產量有望突破5億台。雖然過去主要依賴亞洲市場貢獻利潤,但透過擴充歐美市場產品線及巴西市場的成長,各地的收益結構均有改善。

2024年,Honda在歐洲主要五國(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奪得市場份額第一。加藤稔先生表示:「10年前我們在歐洲市場無法盈利,但近年來Africa Twin與DCT車型表現出色。」此外,他補充道:「受匯率影響,我們能以更合理的價格提供新產品;同時利用共通平台推出多樣化車型,提升了開發與生產效率,從而大幅改善了成本結構。」

這些車型在歐洲表現優異,助力Honda奪得市場份額第一。此外,DCT(雙離合變速)與E-Clutch(電子離合器)的引入也受到了用戶的高度評價。

然而,加藤先生提到,CF-MOTO和QJMOTOR等中國製造商的崛起對Honda構成威脅。這些企業已開始向歐洲出口,甚至認真投入賽事活動。此外,由於價格合理,Honda也必須進一步提升成本競爭力。

中國的國內市場目前以電動車為主,年銷量約5000萬台,通勤車型年銷量約500萬台,呈下降趨勢。但在大型娛樂摩托車領域,加藤先生表示:「重慶摩托車展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顯示出越來越高的受歡迎程度。」這一市場目前規模約70萬台,未來有望逐步增長。

QJMOTOR是中國一家綜合性摩托車製造商,產品涵蓋從1000cc直列四缸超級跑車到50cc踏板車。同時參與Superbike與Moto2賽事活動。QJMOTOR JAPAN將於今年3月的東京摩托車展亮相。

 

在印度建設電動摩托車專用工廠,目標2030年全球年銷6000萬台

Honda特別關注印度市場。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的二輪車需求高達每年2000萬台,是全球最大二輪車市場。受電動車補貼政策及新車型推出的推動,電動車銷量已達每年100萬台規模,未來仍將持續增長。Honda計劃於2028年在印度班加羅爾啟用電動摩托車專用工廠。

全球市場的總體規模目前為5000萬台,預計2030年前後,包括電動車在內將增長至6000萬台規模。Honda將共享多樣化的模組,以推出更多樣化的車型。

將於2028年在印度建立電動二輪車專用工廠,通過共享多種模組來推出多樣化的車型。

 

日產與Honda的經營整合預計對摩托車業務無影響

去年年底,Honda與日產探討經營整合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對於此舉對摩托車業務的影響,加藤先生在問答環節中表示:「目前仍在協商階段,尚未有具體決定,但我們認為基本上對二輪業務不會產生影響。」

他補充道:「Honda歷史上一直在推進二輪與四輪之間的協同效應,未來我們希望能充分利用客戶數據及開發領域的協同效應。如果未來協議帶來影響,我們將適時提供相關說明。」

一般認為,日產與Honda的經營整合對摩托車業務的影響有限,而Honda二輪業務負責人持相同看法,這一表態令人安心。

2024年12月23日,Honda、日產汽車及三菱汽車的社長舉行聯合記者會,宣布探討經營整合的方針,引發巨大反響。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報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