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GUN》中的不朽座駕GPZ900R Ninja,KAWASAKI的水冷四缸跑車的開山之作

作為KAWASAKI跑車的代名詞,Ninja 的傳奇始於 1984 年的 GPZ900R。時值 2024 年,初代 Ninja 迎來問世 40 週年紀念,就讓我們一同回顧這款劃時代的經典之作——GPZ900R Ninja,重溫它當年的風采!

電影《TOP GUN》點燃了Ninja的熱潮

Ninja這個名字,靈感源自於美國當時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將軍 SHŌGUN/幕府將軍》,巧妙地抓住了市場對日本文化的熱情。然而真正讓Ninja車系在全球,包括日本本土聲名大噪的,是1986年的經典電影《TOP GUN》。片中由Tom Cruise飾演的飛行員Maverick,騎著紅黑相間的Ninja英姿颯爽,這一幕不僅成為了影史經典,更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股Ninja狂潮,甚至連對摩托車一無所知的人都紛紛考取駕照,只為一嘗馳騁的快感。

時隔多年,2022年上映的續集《TOP GUN:Maverick》中,Tom Cruise再度騎著那輛帶著歲月痕跡的Ninja飛馳在前往機場的路上,勾起了過往追憶,也再次點燃了人們對這款傳奇摩托車的熱情。

作為KAWASAKI市售車型,GPZ900R Ninja持續生產了約20年。而讓它廣為人知的原因,莫過於在電影《TOP GUN》中作為主角Maverick的愛車登場。順帶一提,電影中的「Maverick」已經擁有 Ninja 將近 40 年了。

 

KAWASAKI的旗艦車型充滿了新穎的基準

在1983年GPZ900R問世之前,KAWASAKI的旗艦車型是誕生於1983年的GPZ1100,搭載了風冷DOHC2氣門並列四缸引擎,最大馬力達到了驚人的120 PS / 8500 rpm,最大扭力也高達10.2 kg-m / 8000 rpm等出色規格。值得一提的是,GPZ1100還率先搭載了當時先進的 DFI 數位噴射系統。雖然說1979年也推出了搭載水冷DOHC2氣門並列六缸引擎的Z1300,但該款車採用的是軸傳動,更加偏向旅行車的定位,因此Z1直系後裔的GPZ1100成為了Kawasaki頂級跑車代表應當之無愧。

KAWASAKI元祖搭載900cc引擎的車款Z1–即900Super Four,這款搭載風冷DOHC四缸引擎的車型,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快的摩托車之一,即使是誕生50多年後的現在,仍有很多人騎乘著這輛車,正所謂名副其實的名車。

作為KAWASAKI旗艦車系中最後一款搭載風冷引擎的猛獸 GPZ1100,擁有 120PS的最大馬力,極速可達240km/h。其引領 Ninja 風潮的整流罩設計,可以說是定義了 80 年代川崎摩托車的經典美學。

 

自1972年推出Z1以來,KAWASAKI一直在不斷精改良進其標誌性的風冷2氣門並列四缸DOHC引擎。然而在 10 多年後,為追求更高性能並為全新旗艦引擎探討其可能性的開發計劃啟動了。起初KAWASAKI嘗試研發代號為「910」的風冷2氣門並列六缸DOHC引擎。但試作車測試結果由於過於平順的運轉表現,因此該方案被暫時擱置。

開發團隊決定重新聚焦於並列四缸引擎,並將排氣量設定為川崎的幸運數字900cc。同時,為了超越當時風冷1100cc的GPZ1100的性能,改採用了四氣門和水冷化設計。由於引擎高轉速運轉雖然能帶來更強勁的動力,但也伴隨着更大的震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川崎透過當時還很罕見的雙平衡軸技術來克服這個問題。此外,側置凸輪鏈條傳動系統等創新設計也被應用於其中。

最終這款搭載於GPZ900R的劃時代引擎,以908cc的排氣量,實現了115PS/9500rpm 的最大馬力和 8.7kg-m/8500rpm 的最大扭力等出色規格成為一代經典。

 

GPZ900R Ninja 從引擎到車身都經過全面革新,可謂是Z1的重生。搭載全新開發的 900cc 排氣量、四氣門水冷 DOHC 四缸引擎,可爆發出 115PS 強勁馬力。同時,更導入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包含 16 吋輪框與鑽石車架。

 

GPZ900R Ninja 的引擎採用了側置凸輪鏈條設計。 這款引擎經過 30 多年的不斷進化,最終搭載於 ZRX1200 DAEG 車型上,其最終版本採用了鍍鉻處理的汽缸以及先進的燃油噴射技術。

採用鑽石車架,以精湛工藝融合了堅固耐用的無下管設計鋼制結構主車架和輕量化的鋁合金副車架。

 

全新設計的引擎搭載於無下管設計的鋼製鑽石型車架上,並配備鋁合金副車架。前後輪分別採用16吋和18吋輪框,並搭載Uni-Trak單槍後避震系統。前叉則採用了當時各家廠商爭相研發的AVDS(Anti-Dive),有效防止急煞車時的前叉下沉,提升操控安全性。

在外觀設計上,這款車承襲了GPZ1100的經典風格,並融入更先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成為KAWASAKI首款採用全整流罩設計的車型,大幅降低風阻。得益於出色的動力系統和空氣力學設計,在當時創下了公路摩托車世界最快的250km/h最高速度紀錄。

騎乘姿勢略微前傾,腳踏位置也恰到好處,整體感覺比想像中緊湊。雖然許多車主都已改裝成高把手,但建議應該要先了解體驗原廠設定的騎乘姿勢。

座高為780mm,對於身高170cm、體重60kg的騎士來說,雙腳可完全著地。

雖然搭載的16吋前輪在現今看來略顯過時,但操控起來卻意外地輕巧靈活。前輪採用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雙碟盤的配置,在當今標準下或許稍嫌陽春,但實際制動效果卻超乎預期,展現出可靠的煞車性能。

 

GPZ900R的獨特進化之路

1984年,川崎推出GPZ900R,為跑車世界樹立了全新標桿。這款車型不僅性能出眾,更憑借其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在往後的歲月里衍生出多款經典車型。

兩年後的1986年,搭載全新設計車架、排氣量提升至 997cc 的 GPZ1000RX 問世。GPZ1000RX這款車在1988年演變為ZX-10,並於1990年再次進化為ZZ-R1100。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後繼車型不斷湧現,GPZ900R卻依然持續銷售,並進行著年度持續改款,與另一支線的家族新成員共同構成了KAWASAKI跑車陣線的兩大支柱。

此外,KAWASAKI還針對日本市場推出了縮小版的GPZ750R,但這款車型僅在1984年至1986年間短暫銷售,之後便從產品線中消失。

作為一款基本款運動車型,GPZ900R在長達19年的生產周期中,也經歷了一些細微的改動。例如圖片中的這台1988年款A5,就保留了最初的16吋前輪轂設計。生產週期長達 19 年的 GPZ900R Ninja,中古車數量眾多,也因其高人氣成為改裝的熱門車款。然而,由於改裝盛行,市面上要找到保持完整原廠狀態的GPZ900R實屬罕見,尤其是下整流罩,更是經常被車主拆除。

 

流暢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感在車尾展露無遺。雖然下導流罩經常被拆除,但它卻是實現 250km/h 極速的功臣之一。

搭載水冷並列四缸 DOHC 4氣門908cc 引擎,在剛推出時擁有 115PS 最大馬力,而這款 A5 則調整為 110PS。

引擎左側因為有凸輪鏈條而設計得比右側更顯飽滿。氣缸蓋上的「DOHC 16-VALVE」字樣彰顯著高性能引擎的身份。

Ninja的一大特點是上整流罩設計。具有銳利邊緣的空氣力學設計,直至最終型號都未曾改變。 

雖然採用分離式把手,但安裝在上三角台上、且後移,因此騎乘姿勢不會過於前傾。

儀表板包括速度、轉速、油量和水溫四個指針式儀錶,速度刻度標註至260km/h。按下VOLT/TACHO按鈕即可檢查電壓。

22L的油箱容量使長途旅行也無憂。與現代摩托車相比,油箱顯得特別修長。

前後一體的座椅設計使雙載變得輕鬆。兩個鑰匙孔分別用於坐墊鎖和安全帽掛鉤鎖,還配有隱藏式可收納的掛鉤。 

前煞車系統配備280mm雙碟和單活塞卡鉗。前叉內置搭載了防俯衝AVDS/Anti-Dive系統,可以防止前叉下沉,讓騎士享受更穩定的騎乘。

後煞車系統同樣使用單活塞卡鉗和單碟設計,制動效果即使以現代標準來看仍然足夠。

後輪為18吋,後搖臂採用鋁合金材質。至於鏈條調整器是KAWASAKI堪稱傳統的偏心式設計。

 

通過改良讓GPZ900R 在2000年代繼續奔馳

1990年推出的 A7 迎來了重大變革,不僅將前輪尺寸增加到17吋,更同步增加了前後輪的寬度與輪胎寬度。此外前叉直徑也從38mm增至41mm,前煞車系統也強化升級為四活塞卡鉗,後煞車系統則升級為雙活塞卡鉗。

隔年,1991 年推出的 A8 開始在日本正式銷售,這也顯示了 GPZ900R=Ninja 在日本的高人氣。1999年的A12再次進行了重大改進,前輪配備了六活塞卡鉗和輻射輪胎,後避震也升級為氣封式,然而A12也成為日本市場的最終版本。儘管如此,馬來西亞規格的生產持續到2003年的A16,最終版本A16 「Final Edition」則在同年宣告完全停產。

 

A7採用了17吋前輪,並強化了煞車系統。從 A8 開始提供日本規格。

A12採用了六活塞卡鉗和輻射輪胎,使之更加現代化。日本規格最終版本為A12,但海外規格持續生產至A16。 

1988 GPZ900R主要規格

  • 全長×全寬×全高:2200×750×1215mm
  • 軸距:1500mm
  • 座高:780mm
  • 車重:228kg
  • 引擎:水冷四衝程並列四缸DOHC四氣門 908cc
  • 最大馬力:110PS/9500rpm
  • 最大扭力:8.7kgf-m/8500rpm
  • 油箱容量:22L
  • 變速箱:往復式6檔
  • 煞車系統:前雙碟,後單碟
  • 輪胎:前120/80V16,後130/80V18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報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薦文章